“服下它,忘了所有,让你完全变成一个新生的人,你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之前的一切,忘记所有从最初开始。我会在这段时间暗中保护你,直到你醒来。”
段沉璧说完这句话,便化作白色的灵光,消失了。
楚秋篱再次睁开眼睛,看到了空荡荡的破庙。
自己依旧衣衫褴褛,可是全然忘记了一切。楚秋篱看见一个拎着菜篮子的老妇走进破庙,对着神像叩拜后放下蔬果便要离开,就上前问:“请问,这是哪里?”
老妇自然认识他是谁,踮起脚看了下楚秋篱身后,没见何放,问道:“何家那少爷去哪里了?”
楚秋篱皱眉,“何家少爷?是哪个?”
老妇看他神情不像装傻,问道:“他丢下你走了?”
楚秋篱挠头,“您说谁?我不知道?请问这是哪里?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老妇看着楚秋篱,眼神带上了怜悯。
一群人对着所谓“罪人”
的时候,每个旁观者的怜悯便是毒芽,不该存在。
可是一个人面对“罪人”
,怜悯心便是自我都感动的菩萨心肠。
好好一个孩子,就是看何家那少爷可怜才跟着他,被村子里的人处处针对,现在倒好,直接被人丢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击太大给傻了,这要是把他一个人留在破庙里,不会活活给饿死吧?
老妇想了想,下定决心似的,道:“你跟我来。”
楚秋篱便听话地跟着老妇人走了。到了村口,老妇人将大伙叫了来,道:“这个孩子早的时候不辨黑白,跟着何家那恶人,没想到,现在被何家少爷丢下了,今天问他话,答得也是断断续续,估计是打击过头,疯了。我看着他也怪可怜的,只要肯认错,咱们还是给他一个机会吧。”
提倡者的话正义、慈爱,根本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反驳,好像谁第一个反驳,谁就是正义慈爱的对立面。
于是众人看着楚秋篱迷茫的眼神,窃窃私语,然后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道:“那就给他一个机会,明天给大家种地,如果一个月后表现得不错,就算是原谅他,你们看怎么样?”
村民纷纷点头,表示了自己的大度。
于是楚秋篱就不明不白地住在了村子里,白天帮着大家干活,晚上的时候,就给村子里的老人帮忙做饭。一开始的时候,有的人还计较着楚秋篱与何放的事,故意给他使绊子,还在背后诋毁他。楚秋篱不明白这些人对他的恶意在哪里,猜测自己应该是做过不能被轻易原谅的错事,也不反抗。日子久了,楚秋篱也就随他们去了。
后来,他在湖边洗衣服的时候,救下了几个溺水的孩子。其中有个孩子正是对他很有成见的人的心头肉,这事一出,村民们都对楚秋篱改变了态度,也就是这个转折点,楚秋篱完全地被大家接纳了下来。
楚秋篱时常觉得自己没有归宿也没有来路,总是喜欢去破庙里找线索,村里人以为他是被在破庙丢下受的刺激太大,也不阻止他。时间一长,楚秋篱这奇怪的行为也渐渐被大家接受了,他们不再当他是傻子,走在村子里,也会有很多人与他主动打招呼。
转眼几年过去,这日,楚秋篱做完农活,站在一棵槐树下,看见槐花开得正好,摘下一串捏在手里,听见有人叫他,回头望过去,现是村头的一个姑娘,好像叫细柳。
细柳端着一碗水过来递给楚秋篱,道:“小楚哥,累了吧,喝口水。”
楚秋篱接过水,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把水喝了。田里几个大汉看过来,都笑了起来,一个性格大大咧咧地喊道:“细柳姑娘,要给就给粥,最好有个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啥的,好早生贵子啊。”
细柳一听,脸上绯红,捂着脸跑开了,楚秋篱拿着碗愣在原地,不知道粥怎么了。
槐树忽然剧烈摇晃起来,惊动了树下的楚秋篱。
今日的风这么大的吗?楚秋篱心想。
村里的阿婆知道了细柳姑娘的心思,便答应下来并找了楚秋篱。
楚秋篱一脸震惊,“这怎么能?在下没有娶妻的意思。”
老婆婆笑道:“小伙子尽瞎说,哪个男子长大了不娶妻?娶个姑娘,生个孩子,共度一生,老了儿孙满堂,多好。”
楚秋篱摆手,“我真的没有想过这个事,我。。。。。。”
老婆婆道:“莫非你有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