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三国演义白话文版是什么意思 > 第171章 诸葛初擒孟获(第1页)

第171章 诸葛初擒孟获(第1页)

话说诸葛丞相在成都的时候啊,不管大事小情,都亲自处理。两川的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太平盛世嘛,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路上掉了东西都没人捡。而且啊,连着好几年都是大丰收,男女老少都吃得饱饱的,没事儿就唱歌。一遇到官府的差徭,都争着早早地去办。就这么着,军需器械啥的,要啥有啥,米仓里满满的,府库里也堆满了钱财。

建兴三年的时候,益州那边传来急报,说蛮王孟获带着十万蛮兵,要来侵犯边境,抢夺东西。建宁太守雍闿啊,他可是汉朝什方侯雍齿的后代,现在勾结孟获造反了。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太守高定,这俩人直接把城献出去了。只有永昌太守王伉坚决不造反。现在雍闿、朱褒、高定他们手下的人,都给孟获当向导,去攻打永昌郡呢。王伉就和功曹吕凯召集老百姓,死守着永昌城,情况可紧急了。

孔明就入朝去见后主,说:“臣瞅着这南蛮不服咱管,这可是国家的大隐患啊。臣得亲自带着大军去征讨。”

后主就有点担心,说:“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丕,现在相父您要是离我而去,要是吴、魏来攻打,可咋整呢?”

孔明就说:“东吴刚和咱们讲和,估计没什么坏心思。就算有坏心思,李严在白帝城呢,他能对付陆逊。曹丕刚打了败仗,锐气都没了,没心思跑远路来攻打咱们。而且马守着汉中那些关口呢,不用担心。臣还留下关兴、张苞他们分成两队做救应部队,肯定能保陛下万无一失。现在臣先去把南方的蛮人收拾了,然后再北伐,去实现中原的统一大业,报答先帝三顾茅庐的恩情,也不辜负先帝的托孤重任啊。”

后主一听,说:“朕年纪小,懂得也不多,就全凭相父您看着办吧。”

话还没说完呢,班部里有个人站出来说:“不行!不行!”

大家一看,是南阳人,姓王,叫王连,字文仪,现在是谏议大夫。王连就劝说道:“南方那地方啊,都是些不毛之地,到处是瘴气瘟疫。丞相您身负国家重任,还亲自跑那么远去远征,不合适啊。而且雍闿他们这些人,就像皮肤上的小毛病,丞相您只要派一个大将去讨伐,肯定就能成功。”

孔明却说:“南蛮那地方,离咱这儿老远了,那儿的人大多都不懂咱这王化的规矩,收服他们可不容易,我得亲自去征讨。这事儿得刚柔并济,得好好琢磨琢磨,可不能随随便便就交给别人。”

王连再三苦苦劝说,孔明就是不听。当天,孔明就向后主辞行,让蒋琬当参军,费袆做长史,董厥、樊建两个人做掾史;赵云、魏延做大将,统领全部军马;王平、张翼做副将;再加上四川的将领几十员,总共带着五十万川兵,朝着益州出了。

忽然,关公的第三个儿子关索来到军中见孔明,说:“自从荆州失陷之后,我逃难到鲍家庄养病。每次想跑到四川去给先帝报仇,可伤口没愈合,走不了。最近病全好了,打听到那些跟吴国有关的仇人都被杀了,就直接来西川想见先帝,正好在路上碰到征南的军队,就特来投奔。”

孔明听了,又是惊讶又是感叹。一边派人向朝廷报告,一边就让关索做前部先锋,一起去征讨南方。大队人马就整整齐齐地出了,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晚上休息白天赶路,经过的地方,一点儿东西都不拿老百姓的。

再说雍闿听说孔明亲自带着大军来了,就和高定、朱褒商量,兵分三路去迎战。高定走中路,雍闿在左边,朱褒在右边,三路各自带着五六万兵马来迎敌。高定就让鄂焕做前部先锋。这鄂焕啊,长得可高了,有九尺呢,模样长得也不好看,使着一杆方天戟,可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带着本部的兵,离开大寨,来迎击蜀兵。

这时候孔明带着大军已经到了益州边界。前部先锋魏延,副将张翼、王平,刚进入边界,就碰到鄂焕的军马了。两边摆好阵势,魏延骑马出来大骂:“反贼,还不早点投降!”

鄂焕也拍马和魏延打起来了。没打几个回合,魏延假装打不过,转身就跑,鄂焕就在后面追。没跑几里地,就听到喊声震天。原来是张翼、王平两路军队杀过来,截断了鄂焕的后路。魏延又回过头来,三个将领一起围攻鄂焕,就这么把鄂焕活捉了。然后把他押到孔明的大寨里,孔明让人给他松了绑,还拿酒食招待他。孔明就问:“你是谁的部将啊?”

鄂焕说:“我是高定的部将。”

孔明说:“我知道高定是个忠义的人,现在被雍闿迷惑了,才变成这样。我现在放你回去,让高太守早点来投降,不然会有大祸临头的。”

鄂焕拜谢之后就回去了,见到高定,就说孔明的好。高定听了,心里特别感激。

第二天,雍闿到高定的寨子里。行完礼,雍闿就问:“怎么把鄂焕弄回来的啊?”

高定说:“诸葛亮因为义气放他回来的。”

雍闿说:“这肯定是诸葛亮的反间计,想让咱俩不和,才使这个计谋的。”

高定半信半疑的,心里犹豫不定。忽然有人来报告说蜀将前来挑战,雍闿就自己带着三万兵出去迎战。没打几个回合,雍闿拨马就跑。魏延带着兵就追,追了二十多里地。第二天,雍闿又起兵来迎战。孔明连着三天都不出战。到了第四天,雍闿、高定兵分两路,来攻打蜀寨。

孔明早就安排魏延在两路等着呢。果然雍闿、高定的两路兵来了,被伏兵打得死伤大半,活捉的人也不少,都被押到大寨里来。雍闿的人被关在一边,高定的人被关在另一边。然后孔明让士兵散布谣言,说:“只要是高定的人就免死,雍闿的人都得杀头。”

士兵们都听到这个话了。过了一会儿,孔明让人把雍闿的人带到帐前,问:“你们都是谁的部下啊?”

这些人都撒谎说:“我们是高定部下的人。”

孔明就把他们的死罪都免了,还给他们酒食作为奖赏,让人把他们送出边界,放他们回寨子里去了。孔明又把高定的人叫来问。这些人都说:“我们确实是高定部下的军士。”

孔明也都免了他们的死罪,给他们酒食,还故意大声说:“雍闿今天派人来投降,说要献上你们的主子和朱褒的脑袋来当功劳,我可不忍心这么做。你们既然是高定的部下,我就放你们回去,可不能再反叛了。要是再被抓住,可不会轻易饶恕你们的。”

这些人都拜谢之后就回去了,回到本寨,见到高定,就把这些事告诉了他。高定就偷偷派人到雍闿的寨子里去探听消息,结果有一些被放回来的人,都在说孔明的好。所以雍闿的部下,很多人都有归顺高定的心思了。虽然这样,高定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派了一个人到孔明的寨子里去探听虚实。结果被伏路军抓住,带到孔明面前。孔明故意把他当成雍闿的人,叫到帐里问:“你们元帅既然约好了献上高定、朱褒两人的脑袋,为什么耽误日期了呢?你这个人不细心,怎么做细作啊!”

这个军士含含糊糊地回答。孔明给他酒食,还写了一封密信,交给这个军士说:“你拿着这封信给雍闿,让他早点动手,可别耽误事儿。”

这个细作拜谢之后就回去了,见到高定,把孔明的信交给他,还说了雍闿的事儿。高定看完信,大怒说:“我真心对他,他反倒想害我,这可不能忍!”

就叫鄂焕来商量。鄂焕说:“孔明是个仁人,背叛他不吉利。我们谋反做坏事,都是因为雍闿;不如把他杀了,去投奔孔明。”

高定问:“怎么下手呢?”

鄂焕说:“可以设个宴席,派人去请雍闿。他要是没坏心思,肯定会坦然来赴宴;要是不来,肯定有问题。到时候主公您在前面攻打,我在寨后的小路等着,就能抓住他了。”

高定听了他的话,就设了宴席请雍闿。雍闿果然怀疑前几天被放回来的军士说的话,害怕就没去。当天晚上,高定带兵杀到雍闿的寨子里。原来有孔明放回去免死的人,都感激高定的恩德,趁机帮忙作战。雍闿的军队还没打就乱了。雍闿上马往山路跑,没跑二里地,就听到鼓声响,出来一队人马,正是鄂焕。鄂焕挺着方天戟,骑着马冲在前面。雍闿来不及防备,被鄂焕一戟刺下马,脑袋也被砍下来了。雍闿的部下都投降了高定。高定带着两部军队来投降孔明,把雍闿的脑袋献到帐下。

孔明高高地坐在帐上,大声命令左右把高定推出去斩。高定就说:“我感激丞相的大恩,现在带着雍闿的脑袋来投降,为什么要杀我呢?”

孔明大笑说:“你是来诈降的,还想骗我!”

高定问:“丞相怎么知道我是诈降呢?”

孔明从匣子里拿出一封信,给高定说:“朱褒已经派人偷偷地给我送了降书,说你和雍闿是生死之交,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把他杀了呢?所以我知道你是假投降。”

高定大喊冤枉说:“朱褒这是用反间计啊。丞相可不能相信啊!”

孔明说:“我也不能只听你一面之词。你要是能抓住朱褒,才能证明你的真心。”

高定说:“丞相别怀疑了。我去把朱褒抓来见丞相,怎么样?”

孔明说:“要是这样,我的疑心才能消除啊。”

高定马上带着部将鄂焕和本部的兵,朝着朱褒的营寨杀过去。离朱褒的寨子大概还有十里地的时候,山后面来了一队人马,正是朱褒。朱褒看到高定的军队来了,慌忙和高定搭话。高定大骂说:“你怎么写信给诸葛丞相处,用反间计来害我呢?”

朱褒被问得目瞪口呆,回答不上来。忽然鄂焕从马后面转过来,一戟就把朱褒刺下马。高定严厉地说:“谁要是不顺从,都得被杀!”

于是所有的军队都一起投降了。高定带着两部军队来见孔明,把朱褒的脑袋献到帐下。孔明大笑说:“我就是故意让你杀了这两个贼子,来表明你的忠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