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褐色的茶汤散发着馥郁花果香,颇为诱人,两人尝了一口,发现酸酸甜甜的,很清口开胃。
“这个酸甜度调得刚刚好,摊主果然有一手。”
女子轻笑着感叹。
“可不嘛,活了十几年,还是头一次遇见这样的。”
两人闲聊着喝喝茶,看看书,没一会儿,又来了两拨人,也是两两作伴,其中一组觉得好玩,也“自助”
着坐下了,另一对将所有口味品尝了个遍,然后带了两包走。再过了会儿,三张桌子都坐满了,还有人两两拼桌的,但是更多觉得好玩想体验的人只能遗憾离开。
这个时节,也就正午那会儿的阳光是最温暖最好睡的,待到下午三点左右,风起了,空气就带上了凉意。
莫林知向来体寒,对这种温度变化是最最敏感的,到点就自动醒了。她拿下扇子坐起来,侧头一看,三张桌子竟然满满当当,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惊讶。
她的惊讶丝毫不作掩饰,让那边好奇的几人看得明明白白,不由得“噗嗤”
一声笑出来。
“您这主要是来蹭阳光午歇来的吧?”
一女子笑吟吟开口。
莫林知笑笑,走过去蹭了杯茶:“莫林知,幸会~”
“苏婉宁”
“江行雪”
“杜如筠”
······
一行人介绍完,莫林知又问:“怎么样?今天的阳光不错吧?”
一个茶摊东家,开口问的不是茶水而是阳光?!
最开始落座的苏婉宁心里给这个东家打了个“有趣”
的标签,笑说:“确实不错,美景美人,好茶好故事,东家果然是懂享受的。”
莫林知得意一笑,毫不客气的接下了。
接着身后嘤咛一声,晚香也醒了。她撑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活动筋骨,然后从桌子底下翻出一个茶壶,给自己也泡了一壶热茶坐过来。
几人一番闲聊,等晚香这一壶茶下肚,时间已经差不多四点,是时候归家了。莫林知搓了搓胳膊,也决定就此收摊。
今天的收获已经远超预期啦~
于是客人一提出告辞,她和晚香也就利落地收起了桌椅,将花茶碗碟之类的打包好,叫了个过路的飞毛腿给送回家。
还未走远的几人见状,心想这人果真不是来做营生的,便略等了等。等莫林知她们也推着自行车过来,便问了两句她们接下来的行程。莫林知也没掩饰,就说准备找个地方吃饭,几人见状,便以当地人的视角做了些推荐。
莫林知和晚香一合计,决定去尝尝没吃的。
临别前,几人问她这摊位会摆到什么时候,莫林知想了想,自己大概率是要在这呆个一年半载的,不过她想过一个月去杭州一带游玩,所以时间好像也不太确定,便如实道:“这一月应该是都在的,后面可能会去嘉兴杭州一带游湖赏荷,到时候估计会空十天半个月的样子。”
“呀,真好~”
几人眼中泛起一丝艳羡,杜如筠快人快语道,“我还没出过苏州城,只听别人总是将杭州和苏州并列而立,不知道杭州到底是怎样的呢~”
莫林知闻言,心里蓦地一动,邀请就要脱口而出。只是考虑到今天不过第一次见,一起出游什么的到底交浅言深了,便压下那股冲动,转而笑笑安慰:“隔得这么近,会有机会的。”
“但愿吧~那我先回了,拜拜~”
杜如筠笑笑挥手离开,紧接着苏婉宁几人也陆续告辞。
有了这个好开头,后面一阵子客流虽然不高,但这第一批的花果茶还是顺利卖完了,莫林知算了算,居然没亏,还小赚了几十文。
心满意足的她拉着晚香就出门了,两人从嘉兴西塘一路玩到杭州,前前后后花了将近半个月,然后又在家里歇了两天,顺便准备茶水摊的物料,差不多时隔三周,这个消失了一阵的茶水摊又在左右几个摊主惊异的目光中回归了。
这次回归收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花果茶卖的比之前快了不少,还有那三张小桌子,完全不够坐的,弄得莫林知无奈地又添了3张。
又过了一个月,苏州进入了雨季,莫林知便找了伞匠,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了几把大伞支在桌子那边,又抗雨又抗晒,还不影响美观。不过这样一来,日光浴活动就变成了听雨。好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姐妹一起聊聊天看看雨,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不知不觉,这个路边小角落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都有,大家身份不一,工作不一,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对这一隅角落的追求了。就如摊主所说的,“不管外面如何,在这个摊子上,大家都是一样的。花一样的茶钱,看一样的风景,品味一样的心情。”
很快,这个角落就出了名,连《见闻·生活》的人都找上门想求一篇版面内容,给她这个茶摊画一副“消闲图”
,然后给她做一个深度采访。
对此,莫林知哭笑不得。她将这件趣事写入了给萧太后的信件中,并表示自己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欢迎她“微服私访”
。
当然,写信时她想着应该没这么快的,毕竟宫中事务繁杂,需要时间慢慢厘清。没想到过几天,就收到萧太后“十月出发”
的回讯。
莫林知惊讶地睁大眼,将信纸看了又看,又反复问了传信的人,确定萧太后不是逗她的,于是又高兴又激动地开始做准备。
信中说了,一切轻车从简,且到了之后和她一起起居,所以莫林知也不外出寻访房子了,就把家里最好的一间厢房打理了出来,什么铺盖床罩等等,都换成了上好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