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自从十岁开始,杜寒每天都花费一两个小时,练习各种唇部操、音吐气练习。
每一天,杜寒把所有唇部操口部操的歌谣背得滚瓜烂熟,在矫正机构老师面前也能朗朗上口地背出来,字正腔圆,毫不出错。
但是,换成日常与人交流的场景,或者语文、英语课文,杜寒还是束手无策。
他知道,自己对那些练习里的歌谣早就烂熟于心,肌肉都产生了记忆,可是日常和人交流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怎么可能像做练习一样呢?
还有的老师,大概是传销机构的亲传弟子。科学声的方法没教几招,却成天让杜寒对天高吼:“口吃不可怕!我能战胜它!”
这种方法,在杜寒看来太过荒谬,甚至给他带来了一些心理阴影。
杜寒家住在城市里最常见的那种老小区,想要对天高吼,势必招来无数邻居的侧目。
对杜寒而言,如果光是邻居嫌吵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高吼的内容实在令人羞耻又尴尬——这样做,岂不是让他在全世界面前宣告:“大家快来看呀,我有口吃”
吗?
但是,为了尝试各种可能,杜寒一边流泪,一边试过这个方法。
结果,小区里一些孩子,即使和他不在一个学校,都知道了一件事:小区里有个孩子是个结巴,每天都要在小区里大喊大叫。
有时候,这些孩子掐着杜寒去楼下高喊的时间,也跑去小区广场上,围在杜寒身边,学他的样子一起喊。
就连一开始强势鼓励杜寒尝试这个方法的杜爸爸,都觉得有点丢不起这人,更遑论本就有些自卑的孩子了。
到最后,杜寒还是以“你再让我去这家机构,我就从这6楼跳下去”
来威胁爸妈。这才停止了每天对天大喊的耻辱经历。
这些机构、这些所谓“老师”
的共性,是让杜寒时时刻刻都铭记一个事实:我有口吃,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口吃”
这两个字,本就让他背负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心理压力。再让他每时每刻都想着这两个字,杜寒心里不崩溃,谁崩溃呀?
崩溃的总不会是连资格证都不知有没有的所谓“机构”
,所谓“老师”
吧。
而高松然告诉他的办法,似乎完全无视了他口吃的这个毛病。这也不叫麻痹他的思维,骗他说“你没有口吃,你就是个正常人”
。
高松然教他的演讲练习方式,放在任何一个普通孩子身上都适用。脸皮稍微薄一点的孩子,在公众场合上台演讲都会觉得紧张,都会心跳到嗓子眼,都会以为自己手脚不受控制。
可是,演讲的人从来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审视过自己。
就算把真正的观众告诉他们,“你看起来并不紧张”
,演讲者也会私下揣测,这是观众在安慰自己。
我自己感到那么紧张,我还不知道吗?
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
排解了无谓的情绪,只剩下因为口吃带来的不流利,似乎也让杜寒心中释然。口吃暂时无法改变,那就不去多想——把剩下可以控制的部分做好。
而且,和那些唇部操音练习不一样的是,杜寒今天反复练习的是他自己写的英语演讲稿,内容也是他自家阳台——属于杜寒的角落。
小时候,父母工作繁忙,杜寒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郊区。郊区的筒子楼,一楼有个小小的院子。
爷爷退休后,在院子里种了几十盆各式各样的花。
小小的杜寒不爱和人说话,就爱在花丛里徜徉。到后来,爷爷见他喜欢得紧,干脆把浇花剪枝的许多任务,通通交给了杜寒。
上小学后,杜寒离开爷爷奶奶家,回到运夏市和父母一起生活。没有了广阔的院子,却还有个阳台,阳台就成了他的乐园。
父母带他四处奔波,寻找矫正口吃的老师,但一直无果,反而让杜寒更不喜欢和人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