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尚无所悟,她又催促她说:“快回去再躺一会,你没见头顶上的半拉月亮?现在最多刚过四更。”
之后的回笼一觉,直让二人睡到有人敲响房门为止。
刚一照面的东平和阿芳就相互指着对方‘哈哈哈’的笑弯了腰,原来,东平穿的是二娃的旧棉袍,阿芳也是一身带有补丁且不太合体的花红棉衣裤,别说大人们了,就是孩子见他俩一夜间变成这样也都跟着合不拢嘴。
门外更是皑皑一片,原先破旧的景至也转变成为了华贵的美景:压弯了的枝条上露出的串串绿色成为了天地一线的缀饰,无力融化这场初雪的朝阳光辉如同洒在无瑕的棉绒上闪烁着点点金光。
不多久,雪地里便出现几个孩子玩起了雪仗游戏,恒昌兄弟俩很快也加入了进去,出来觅食的野兔也在这会儿偶尔窜来窜去。
早饭过后,阿芳不忍让孩子对昨晚的承诺有所失望,就连说带问的观察着他俩的反应:“这场大雪让我没办法带你们出门了,在家里我可以为你们这些什么呢?”
恒昌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和我们一起烧窑,冬天干这活那才叫杠杠的。”
赵福的嘴里还含着东西,他也朝妈妈“嗯”
了一声,还如小鸡叨米似的点着头,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似的。
二娃龇着牙得意地说:“怎么样,你儿子的东北话说的地道吧。”
“杠杠的!”
阿芳的现学热卖差点没让东平含在嘴里的食物喷在方姨的脸上。
看着恒昌动作麻利的封堵好进火口后,阿芳拍拍手上的灰尘有意漫不经心的说:“昌儿,这回跟妈妈回去以后想他们了怎么办。”
恒昌先是满脸狐疑的望着妈妈,继而便摇着头说:“回去?我不回去。”
“妈妈这次来就是要带你们回去的呀!”
“那…那您就把弟弟带回去吧。”
一直在玩柴火棍的赵福也跟着起哄道:“我也不回去,我要和哥哥在一起。”
忙碌中的二娃只得蹲下身来哄着小赵福:“和哥哥一起回家有什么不好?那儿好吃的东西可多了……。,”
不说还好,这刚一开口,撇着小嘴的赵福便“哇”
的一下子哭出声来,他还连哭带说着:“我不去那里,姐姐好掐我。”
阿芳的表情出现了一丝变化,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搬完成品经过这儿的东平看着就觉得好笑地低下头说:“你姐姐那么疼你,怎么会欺负你呢。”
“她好打我”
抽泣中的赵福还这么说。听到哭声的方姨围着围裙推门就问他:“这又是怎么啦?”
还好,小家伙只是闷声地摇摇头,在一片艰难的笑声中方姨拉起他的手说:“走,和婶婶一起到厨房去。”
又过了一会儿,东平看见正闷声低头的恒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地上胡乱的画着也觉得怪可怜的,就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昌儿如今也是大孩子了,回不回去也都由着你,不过,回去看看总该是可以的吧,你维斯基叔叔,托夫叔叔还有好多好多你道认识的人,不都像是一家人似的嘛。”
不很多言的恒昌抬起头来将手中的那根细棍子摔了出去,语出惊人的说了句:“他们都是些口是心非,拿我们不当人的人,还一家人呢。”
大与小之间一时全然相对无语。
东平本想探究一下孩子的真实想法,结果却弄成了这样一种强烈而又难堪的结局。凭心而论,如果这里的条件胜过远东还有理可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吃粗粮、睡土炕的日子出现在他们脸上的却是欢娱模样,何况契柯夫的遇害也会给他带来错觉上的伤害,这些都是阿芳平时不曾想到过的。这时的她真想对儿子说:‘回去给你爸爸磕个头’这样的话,她显然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转而和东平一样说起轻松话来:“你安娜阿姨如今和你贺叔叔可真成了一家人了啊。”
恒昌对安娜的印象没有姐姐那么深刻,故仰头看了东平一眼没有说话,二娃则奇怪的长舒了一口气。
阿芳接下来继续哄着他说:“她和你贺叔叔一样都在为这里需要什么样的机器在操心哪,如果不是一家人,怎么会来帮助我们呢?”
依然没有回音!东平便故意责备起二娃来:“瞧瞧,这不都是让你们给宠坏了不是?现在连机器都不要了。”
恒昌‘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认死理的说:“要!谁说不要啦,等机器到了,我爸他也一定会来的。”
“昌儿说得对”
二娃还浑然不知地在替他说话,此时在二人之间若有一人吐露了实情,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将饱偿到人世间最为刻骨铭心的味道。
“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向来做事稳重的贺东平心里正忍受着不平衡的冲击,在与二娃说话的同时一不留神抓在了那条无臂的衣袖,并将它从口袋里给拽了出来,认为失礼的他不知所措的涨红了脸,恒昌瞧见后就一言不的走上前去把那只空袖子重新塞进了口袋里,待他俩离开这里时,阿芳的手已经落在了儿子的肩上。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晴朗的天空伴随着他们两次去了劫后繁荣的埠头区,这里商家积聚、贵气满盈:西装革履的男人和珠光宝气的女人比比皆是,衣衫褴褛的乞讨者和江湖卖艺人的身影也随处可见,从穿梭与街头的车夫们脸上满挂着的得意中不难看出,这里的生意比之其它地方要好上许多,也许他们的婆娘已经为他们烫好了一壶酒、烧好了热乎乎的炕头。
胡同口、背街处的巷子里随时都能见到剃头挑子和补鞋修伞的,围坐在墙下就着面饼、喝着大碗茶的大都是一些灰头土脸的人。到了‘新满路’附近,见到的景象可就大不相同了:三三两两走在一起的男、女学生们穿着新颖别致校服,手拿书本样子无不显示出了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形象,这些学生的面相而且都是我们这里的人,她知道,这些不是日本人就是极少数达官贵人家的孩子。
大儿子的流连忘返迫使阿芳不得不故意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