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又道:“林姑娘,让你看笑话了。”
林玉瑶笑着摇摇头,这种事,她一个外人没法发表意见。
“对了,你家兄弟姐妹几个?”
“三个,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哦,那挺好的。在乡下的话,你家不算孩子多的吧?”
“是的,有五六个孩子的家庭最常见。不过计划生育后,现在小孩子也少了。”
张芳芳点点头说:“人实在太多了,粮食都不够吃,再不控制啊,一家生五六个,山上的树皮都得被啃光,计划生育是对的。”
即便他们家条件可以,非常想多生几个孩子,但她还是觉得计划生育是对的,也愿意支持。
旁边罗凤又问:“你哥哥弟弟都做什么工作的?”
“我哥哥以前在煤矿厂上班,不过过年他就辞职了,过年他才结了婚,他打算年后带着新嫂子一起在老家附近的城市上班。”
“哦,近一些也好,回家方便。那你弟弟呢?也工作了?”
“没有,他在南城上大学,才大一。”
林玉瑶说弟弟林平就读傅怀义以前上的那个学校,今儿他们刚把他送去学校。
给她们的感觉是,林玉瑶家在乡下。
乡下人家养出了个大学生还是很不容易的。
闲聊之下,林玉瑶家情况她们都摸得差不多了。
正巧这会儿傅怀义上来了,他敲了敲门,她们停止交谈。
罗凤:“你上来做什么?你在楼下陪你爷爷说话。”
“他看报纸呢,不让我打扰。”
才怪。
“瑶瑶,我带你出去转转。”
林玉瑶看了看傅乐怡她们。
张芳芳微笑的向她抬手示意,林玉瑶才跟着傅怀义离开。
等她一走,刚才不好说的话她们就好开口了。
“这姑娘看着倒是挺不错的,不过她家里条件确实一般。”
张芳芳看着罗凤,叹了口气说:“你别怪我说话难听,我家是被潘家给整怕了,阿义的婚事你们还是要认真对待,要是接些难缠的亲戚,就算相隔上千里也没用。”
罗凤皱着眉头点头。
那可不是嘛,当初大侄女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是见过那一家人的。
看着一个个挺朴实的,话说得比谁都好听。
句句挑不出错来,给他们哄得团团转。
至于送儿子出来做上门女婿这事儿,潘宏那老娘说什么家里穷,他们本来就娶不起两房媳妇,本来就是打算把小儿子送出来给人做上门女婿的。
为什么送更有出息的小儿子出来?
因为人家说了,小儿子是上了大学的人,她要是把他留在老家种地那是害了他,为了孩子好,她是十分乐意他能在大城市里有个家的。
当时一番漂亮话把他们都感动了,觉得这个母亲一个人拉扯大几个孩子是真不容易,一心为孩子,实在为孩子。
听着她说话做事,思想觉悟都没问题。
可哪曾想,人家是装的,尽挑拣些他们爱听的话说呢。
有了潘家这前车之鉴,他们也是怕了。
这时傅乐怡说:“娶媳妇和娶上门女婿还是不一样的,有三代还宗的上门女婿,但你们见过三代还宗的上门媳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