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彻单刀直入:“大人为何不肯答应武涉,平白辜负了项王的美意?”
韩信苦涩一笑,一字一顿道:“项王的美意!”
蒯彻慷慨陈词:“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刘项二人,孰胜孰败,全系于将军一人。您当众得罪项王的使者,简直是自断后路。”
蒯彻正要继续发难,猛然间看见了韩信眼中似有泪光点点,于是低声说道:“臣知道,大人受了许多的委屈。”
韩信身世坎坷,又是百年一遇的将帅之才,他先后侍奉项羽和刘邦,这两人一个埋没他的才能,一个轻视他的品格,故而韩信胸腔里始终塞着一团恶气,吞不下也吐不出。听了蒯彻突如其来的关切之语,不由泪如雨下:“是我言语有失,冲撞了项王的使者,辜负了项王的美意,纵想称王称霸,悔之已晚。”
蒯彻说道:“世人皆知楚汉相争,刘项二人在荥阳、成皋两地斗得你死我活。然而正是将军京索之战击退楚军,守住了汉国的边界,将战场锁在楚国地界,使得汉军无后顾之忧。此外将军为汉王平定了魏代赵燕齐,这是天下三分之一的领土。”
韩信幽幽说道:“然而汉王丝毫看不到韩信的功劳。”
蒯彻:“乱世之中,自然是胜者为王。自刘项之下,将军能征善战无出其右。世人都说帝星必然在刘项之间,臣却不这么认为。”
韩信眼睛刷的一下亮了,连忙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蒯彻:“项王勇猛机敏,可惜生不逢时,遇见了棋高一着的汉王。汉王虽强,然过刚者易折,更何况汉王年龄大了,太子却年幼,他的文武百官不过是一堆草包。假以时日,天下还是将军您的,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韩信听了此言,心中大为畅快:“如此,还是向汉王表忠心更为稳妥。”
蒯彻:“将军可向汉王请封,让您成为齐地的王。凭借您的英明和勇武,与楚汉三足鼎立,使燕赵归顺于您,如此,天下人心则归于齐国。”
韩信喜不自禁:“先生果然是我的福星。”
是时为汉王四年正月(前203年),荥阳城内,齐地来的使者站在刘邦的面前,呈上了韩信的奏疏。
刘邦端坐在案前,张良居左,陈平居右,侍立在汉王两侧。刘邦读着奏疏,越发气不打一处来。张良和陈平凑上前去,只见奏疏上写道:“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果不设王,难以镇服齐地,请允许我为假齐王。”
刘邦破口大骂:“我久困于此,他不肯相助,却要在千里之外自立为王!”
使者打断了汉王的话:“我家将军为汉王先后平定了魏代赵燕齐,是汉国第一功臣,如今他只是想成为一个小小的假齐王,又有什么错?”
刘邦拍案而起,怒喝:“竖子!”
使者毫无惧色:“况且项王意欲与我家将军交好,劝他自立。我此番前来,不过是为了使将军名正言顺。”
刘邦气得当场就要拔剑,张良和陈平慌忙在桌案下踩他的脚,于是改口道:“这个竖子,男子汉大丈夫,既定诸侯有功,就要做个真王,做什么假王!”
语毕,看了张良一眼:“张良,你且带上印绶,前去封韩信为王。”
使者知道刘邦口无遮拦,并不把他骂人一事放在心里。此刻听他要封韩信为王,不疑有他,于是安心前往驿馆。
刘邦和张良面面相觑,陈平在一旁幽幽说道:“韩信果然要反,与其逼得他自立为王,不如因而与之。”
“子房,依你之见如何?”
“子房亦有此意。”
汉王四年二月(前203年),张良前往临淄,封韩信为齐王,赐他齐王的印绶。随后,取出汉王的符节,征调齐国境内军队,南下抗击楚国。
张良,是刘邦最为器重的臣子,他的能力不在韩信之下,却没有韩信那样的野心和反复无常,他是全心全意忠于刘邦的。刘邦夺取天下以及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张良这般忠心的臣子,才成就了他的帝王基业。
张良虽不是武将,坐镇军中,亦可决胜千里。自北向南,自东而西,所经之处楚军望风而降,不到三月功夫,张良就收复了楚国全境,带着三十万大军回到了荥阳。
这段时间里,刘邦也没有闲着,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广武,请求与项王和谈,归还他的家人,项羽一概不应。
适逢彭越在梁地骚扰楚军,截断了楚军了粮草,送给汉军。项羽带着一群饥肠辘辘的将士前往荥阳城下叫战:“小人刘季,躲在城里不出来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出来和我痛痛快快打一场。”
彼时汉军的实力强于楚军,城中将士们无不摩拳擦掌,刘邦却不肯迎战,更是严禁众人出城。
项羽身着重甲,骑上高头大马,在城下喊道:“小人刘季,你敢和我单挑吗?”
刘邦的声音从城内传来:“楚军败局已定,寡人宁斗智,不斗勇。”
项羽哈哈大笑,转身对自己的亲随说:“传令下去,刘季是缩头乌龟。”
楚军哄笑着离开了,刘邦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次日,项羽身着重甲,骑上高头大马,在城下大喊:“小人刘季,你敢和我单挑吗?”
刘邦站在城楼上,怒斥项羽的罪状:“项籍小儿,十恶不赦。违背怀王之约,放逐寡人于巴蜀,其罪一也。以下克上,矫杀宋义,其罪二也。背主自立,通敌卖国,其罪三也。坑杀二十万降卒于新安,其罪四也。入咸阳后烧杀掳掠,毁坏秦国郦宫,掘其祖陵,其罪五也。杀秦王婴,其罪六也。流放故主,擅自分封,其罪七也。驱逐义帝,占领彭都,其罪八也。暗杀义帝,其罪九也。人臣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大逆不道,天地不容,其罪十也。十恶不赦,天下共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