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来,一掀下摆,端端正正向陈庆之行了个大礼。
陈庆之看着地上跪着的梁山伯,叹道“我不知你为何如此关心你父亲的事情,但你继续追查下去,可能什么结果都没有,也可能结果根本不值一提。人总要往前看,你有大好前程,理应将心思用在济世安民之上,否则只是给自己徒增祸端,那才是真正的不孝。”
“先生的教诲,梁山伯省得。只是家父当年落水蹊跷,身为人子,不得不查。”
梁山伯悲愤道“不敢再就此事烦劳先生,日后山伯若能有所前程,一定报答先生今日提点之恩。”
陈庆之见他这是一定要追查到底了,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将他扶了起来。
“不盼你以后报答我,只要你日后不要后悔就好。”
梁山伯此刻终于得到了有用的消息,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后悔,自是没有将陈庆之的叹息放在心里,脑子里只死死记着建康令、内狱、卷宗、王大来等事,眼见着也没有心思继续学棋了。
陈庆之见他这个样子,只能将他送了出去,嘱咐他不要想得太多。梁山伯虽应言去了,可他还是有些挂怀。
见龙在田,潜龙勿用。前者还好,后者明明是指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动则不利。
“先生,就这么跟他说了真的好吗”
见梁山伯走了,从船舱内屏风后走出一个人影,赫然就是这一行人中的侍卫头领。
“您指点他去找傅翙问明当年的大火之事,说不得就会得罪临川王,那场大火明眼人都知道是临川王放的。”
“让他这么胡乱去查,才会查出大祸。梁新是个好官,正因为是好官,他的牺牲几乎是必然。已经死了那么多人,可真相却不能大白于天下,能不能让他们死个明白,就看天意了。”
陈庆之似乎对梁山伯查明真相也不报希望。
“不过是一寒门学子,能走多远都是造化。”
自马文才做了噩梦惊动众人之后,一路一帆顺风,几乎连大的风浪都没有碰到。
这艘运粮船原本就是吴兴官船,对马文才诸人照顾的自然是尽心尽力,到后来连祝英台都被礼遇的有些不好意思,每当小吏杂工们殷勤的伺候,总要多给几个赏钱,给上几个笑容。
时间久了,全船上下,无论是船工也好,吏长也罢,都对这个和气的祝公子好感大增。
为吏的卑躬屈膝,却不下贱,每当祝英台用着带着歉意的神情说着“劳烦”
时,倒常常让这些被认为是“贱人”
的人受宠若惊,长期被人轻贱的人,其实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正因为如此,祝英台的房中永远都有热水,她独居的舱房也永远一尘不染,毫无异味。若不是半夏死命救下主人的衣服,这些殷勤的船工们多半连祝英台的脏衣服都拿去洗了。
但这种变化又是悄然无息的,甚至因为祝英台出手的阔绰,让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为了祝英台的钱,连祝英台自己都不免有些“还是钱好啊”
的感慨。
大部分人即便对船上这些“好利者”
对祝英台的谄媚有些嗤之以鼻,却没有意识到祝英台的举动也是不合时宜的,还算是宾主皆欢。
运粮船的目的地是乌程,可马文才等人的目的地却是阳羡,一路上船在水路中航行,早就过了乌程。
这些船将他们送了一路,终于临近归期,不得不将他们放在最近的港口安置好,而后折返回乌程。
一天前船上的人就已经知道要下船了,所以提早就在准备,船一到渡口,准备好了下船的诸人倒是动作很快,66续续下了船。
留在最后的是马文才,船下已经等着租来载物的牛车,等着马文才交待完后才走。
“公子,船已经安排好了,虽不是官船,却是义兴巨贾周家的船,贩完茶回阳羡的,也不脏。听说上船的是吴兴太守之子,都诚惶诚恐,再三向我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诸位呢。”
船曹长带着殷勤的笑容说道“就是不知道公子为何路过乌程,却不愿意绕些路回乌程看看,马太守见到您应该很高兴才是。”
“我时间急,没时间回家了。”
马文才知道他这般殷勤是为什么,笑着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劳烦运粮船送我们一路,也带累了你们比预期的归期稍晚回转,这封信麻烦船曹送往我家,我父亲会明白你的苦衷。”
这些船曹对他们如此照顾,无非就是想借着他的路子搭上太守府的关系,马文才见他们一路照顾的贴心,做事也爽利,便不吝啬于给他们一条路子。
他特意留下来让他们送信,便是投桃报李。
两人心里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船曹得了贵人引路,船工得了赏赐,船上的诸人得了照拂,也算是皆大欢喜。
那船曹目送了马文才下船,看水面宽阔无垠,胸中也满是舒畅。
他在船上熬了二十多年,一直只是个不入品的船曹,比一县吏都不如,但凡遇到水面起了风浪延误了归期,动辄便是丢俸禄受罚,早就不想再在船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