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苦笑一声,自嘲道:“公主不妨直说。”
公主的目光落在茶水中,浮沉的茶叶如十六年前的愁丝。
她娓娓道:“先皇做太子时,救了意外落水的昭王,导致身体孱弱,子嗣不丰,先上皇动了废长立幼的心思,是昭王以命相挟,抵死不从,才做罢。昭王更是直言‘愿为贤王,辅佐明君’,手足情深,传为佳话……”
大雍重文轻武,西域各部虎视眈眈,昭王未免武将离心离德,遂为先皇周旋笼络。周妃有孕两个月时,先皇弥留,下诏传位昭王。
然而命不该绝,先皇病愈,周妃诞下健康的皇子,昭王反成肘腋之患。他多次请求先皇收回成命,均被先皇打了回去,正如周成庵所说,金口玉言,昭王又无大错,岂能朝令夕改?再者,当时关闭茶马市场的政策遭到昭王和艾松的联合反对,令先皇更加亲近周氏兄妹。
昭王便装疯病,可心忧大雍,在艾松给他的信件中明确表示“将在外,军令不受”
后,与艾松制定了计划:先皇不能与一个疯弟弟计较,矛头一定会指向艾松,艾松一死,昭王孤立无援,朝中众臣都会倒向周成庵,则周成庵危矣,届时昭王重回朝堂,先皇为打压周成庵,会偏向昭王,边关局势或有转机。
事实也正如昭王预料,先皇默许周成庵诬陷艾松通敌叛国,与此同时,将昭王妃和两个子女接进宫中,牵制昭王。
艾松之死板上钉钉,那么,与其调任一名不通边关要务的将军,不如做局,擢升许仕康。而万一先皇孤行己见,再关闭茶马市场,至少也是半年之后的夏季,河川融化,熬过了冰灾的鈚奴急于牧荛,战意下降,大雍可胜。
而这一切,毁于周成庵奉命诛杀艾松前,撺掇余从海,矫传先皇的假话。
“……云昭心中有情,有情就会被伤,他或许想过先皇会杀他,但不到这一天,心中就还有个希望,所以余从海的话让他分不清真假,但他的心底,早就信了会有这一天,”
公主道,“天家无情,有情人活不了。若云昭装疯到底,如今恐怕会是另一番局面。”
“那封信,您为什么截下来?”
兰旭问,“您也想让大哥死?”
“不是本宫想,是他必须死。为了牵制周成庵,先皇也得留着折了翅膀的云昭,可那封信……”
公主罕见地垂下了一贯高傲平视的眸,“余从海来的那一天,本宫就在昭王府,这么拙劣的谎话,笨蛋才会信,所以本宫讽刺了两句,没有在意。直到第二天,本宫安在昭王府的钉子来报,晏云昭半夜往边关大将军府发了封快信——”
兰旭接下去道:“……当时与艾松计划已定,若按计划进行,不必发信,除非是听信了余从海的忽悠,更改计划,让艾松出兵。”
公主摇头道:“艾松不会出兵,本宫担心的,是昭王让他反,然后拥立自己登位。”
兰旭失声道:“这不可能,大哥怎么可能反!”
——一旦反了,边关空门大开,鈚奴乘虚而入!昭王窃据国祚,名不正言不顺,江山覆巢指日可待!
“……是本宫以己度人了。”
公主的坦然让兰旭愣了愣。
“本宫不知他的打算,亲自去追,整整两天才追上,看过信后悔莫及,回到京城为时已晚。”
公主道,“本宫一直默认了艾松会死,却没想过云昭会用自己的命,换艾松的命。”
“因为在你心里,皇室的责任,高过一切,”
兰旭道,听不出是钦佩还是哀伤,“可是我不明白,兰某微命,如何能与昭王相提并论,得到公主青眼?”
“本宫与艾松的私情,伤害了一位故人,”
——兰旭明了是那位前驸马了,但公主不愿多提,遂一听一过,“于是我们约定,再不来往。然而他与晏云昭做定计划之后,给本宫写过一封信,让本宫保护好云昭。”
公主怅望紧闭的大门,这是她一生走不出的樊笼;门外四季变换,则是她今生走不进的旷野。她也曾是怀春少女,谁人天生无情呢?
“艾松比本宫看得透彻,云昭样样都好,独独会毁在重情重义,尤其这情义,还是对一个君王。”
公主摇头,“可是本宫相信他聪明,但有时候,被骗不是骗了脑子,而是骗了心。”
“……你没有保护云昭,所以保护了我。”
公主看着他:“你和云昭是一样的人,生死,就是为了一个‘情’字。”
四目相视,说不清是谁艳羡,是谁同情。
“云昭之死让先皇倍受打击,但更多的,是忌惮已经成势的周成庵。但他的身体迅速衰败下去,垂危之际,招本宫入宫,除了顾命诏书,又让本宫起草一道圣旨,放在本宫手里——”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案几上的圣旨。
“——可是,先皇口谕未尽,就驾崩了。”
兰旭瞪大了双眼,吸入了一道凉气。
“所以,这道圣旨是空白的,本宫用来吓唬周成庵的。”
公主目光犀利,“你又是如何知道圣旨的内容的?”
兰旭头皮发麻,惶恐从心脏爬出,蔓延到四肢百骸,盖过了疼痛。他在脑海里迅速转动着搪塞的理由。
“——能让你舍命维护的,据本宫所知,只有一个人。”
兰旭深深呼吸:“是草民查到周成庵有不臣之心,假意逢迎,用他最想得到的圣旨,套出了内容。”
“兰旭,你是打算把那个人的罪状都揽过来吗?”
“没有那个人,只有我。”
“兰旭!!”
兰旭深深地看向公主:“公主殿下,您答应过,不追查他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