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小姑娘涉世未深,做事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届时如果被查到是她在背后捣鬼,恐被冠上陷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到时候就麻烦了。我如今行此招,真追究起来也不过是兄弟间打闹,最多就是被家里的长辈责备一番,无非说我任性妄为,不成器罢了,家事也牵扯不到公事上。再者我也不知她会做何计划,怕她找的人下手没个轻重,让他被自家人打总比跑出去被外人打有分寸点吧。”
裴梓淮解释道。
郭仪对自家主子这招甚是赞同。
但曹谅有些想不通,“既如此,您怕大公子被外人打,那直接拒绝沈三小姐的请求便罢了,为何又答应她?如今你这招让本就不和睦的兄弟关系又雪上加霜,何必呢?”
裴梓淮没回他,只是摇了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地走了。
“你是不是天生缺根筋啊?”
郭仪在原地提醒还未看出端倪的曹谅,“你看不出世子对沈三小姐有意吗?美人请求世子求之不得,哪里舍得拒绝。哎,你啊,就准备单着一辈子吧。”
说完,也追了上去,留下一脸懵逼地曹谅,想了半晌才恍然大悟,"
哦哦哦,原来如此。”
沈惜辞从沈峰口中打听到赈灾名录是由中书侍郎薛渡拟好的,呈递给穆述,最后经过群臣商议,穆述下旨确定了由一个叫李光义的年轻人带头前往景州,他是沈冀的学生,如今在户部任员外郎,为人清正廉洁。
由于景州事件紧急,朝廷拨了一笔赈灾款和救济粮,队伍浩浩荡荡出。一路加急往景州而去……
沈惜辞觉得如今换了人,那原书的景州事件应该就不会生了吧。
与此同时,与上都相隔两百余里之外的朔俞县,两支队伍迎面相遇于城中驿站。
“敢问阁下可是自上都而来?”
对面一个领头的士兵高喊一声。
“我等是奉陛下旨意前来接应自辽州而来的各位。”
对面的领头见说话者骑在高头骏马上,神情淡定从容,眉宇不怒自威,一开口便道是接应他们而不是问,可见他一眼便看出自己这支队伍从何而来,又往何而去。可见此人观察力敏锐,心思缜密,定不是泛泛之辈。只是他一身便衣轻装,又有些怀疑,正准备追问,就看他手执令牌。
“那是大理寺的官令。”
“在下大理寺少卿沈惜泽,奉公务之托前来接应各位。"
沈惜辞拱了拱手道。
“原来是沈大人。”
那人忙上前行礼,"
沈大人辛苦了,小人辽州府兵黄忠,奉辽州刺史潘大人之命协助崔氏押送香料和布匹进京。”
说完赶紧叫上同行的一个身着紫衣锦服、微胖的中年男人一起行礼。“崔老板,你什么楞,还不快见过沈大人…”
崔姓男人见状才不急不缓地行礼,"
在下崔澎,辽州崔氏家主,久仰沈大人的名讳。"
"
不必多礼。”
沈惜泽下马走近,朝他微微拱手。
方才他就现这崔澎见到自己的神情中似乎有那么一丝惊诧,和旁边这个黄忠那狗腿的模样截然不同。不过沈惜泽并没有这个闲心去琢磨他的异样,只是双方交涉了一番,就让周邦和王勤着手指挥下属将崔家押运的货物整顿好抬上了马车。
“这一路行来宵小之辈实在猖狂得紧,我们的人在路上折损,不得已才写信快马加鞭到上都求援,算着日子本以为朝廷的人马还要晚几日,没想到大人您却来的如此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