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瞿白每月也会来此待上几日,他也不耽误梁温,跟在她身后帮忙。
第二年丰泽县开了一条渠,不长,堪堪够田上农事所用,损耗财力物力还在承担范围之内。开垦荒地多达百亩,不仅耕种粮食,还将地势较为平整的山地开垦出来种上各类果树。有了第一年的试错,第二年明显好了很多,为泄气的百姓也增添上信心。
积淀了两年,时间便不多了。丰泽县的人更忙了,好像都忘却了时辰一般,不分昼夜,县衙后院也开辟出一块空地,利用不断摸索出来的新式耕种之法种上粮食。
开垦、播种、肥田等都由梁温亲手运作,每日和农学大家一起观察并记录,索性所有的付出并未白费,梁温看着比先前多出两倍的粮食时终于笑起来。
将王主薄等人和农学大家聚在正堂,逐字分析敲定,三日后,终于将一切落实。
又是一年春,田间无数粗布麻衣的百姓垂腰播种,渠水娟娟而流,县衙上的人都分出一块负责的区域,一点一点亲自指导,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便唤别人。
如此兢兢业业几个月下来,令众人皆不可置信的事出现了。
梁温看着百姓脸上的笑以及堆得如山高般的粮食,心想,三年前许下的承诺,她做到了。
等到田间的粮食皆被收割殆尽时,梁温直接给县衙众人放了半月,农忙时节一过,接下来县衙便会清闲一阵,半月假放出也不碍事。
县衙别的人是能够闲下了,但王主薄和元岐就没那么好的事了,他们被梁温扣在县衙里撰书,同样被扣下的还有那群农业大家,不过他们被扣的心甘情愿。
毕竟撰写农事之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功绩一件,好处不必多说。
梁温估摸着时间,还有半月就是地方官员返京述职的日子了,刨除路上花费,留给她们的仅剩下短短七日。
七日撰书,太过苛刻。幸亏她们人多,一人负责一部分,然后晚间修订整改,最终这本农事之书还是赶出来了。
他们一块儿起了个名,便叫《农桑要术》。
夜幕渐浓,他们虽眼底青黑但精神还算不错,梁温挥退他们下去休息,自己坐在桌案前盯着那本《农桑要术》看了半天,最后翻开后面的空白页,提笔一笔一划写下。
一百三十七次,他们失败了一百三十七次。
第一年里,每提出一种耕作方式便分出一块地来,百种方式轮番上阵,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第二年里,他们将前一年收成还算好的耕作方式单独拎出来,再次总结经验并耕种,小有成效。
第三年,择出最优、最适合的来,才终有所获。
但终有局限,丰泽县土地较之其余各地终有不同,故梁温等人在编撰《农桑要术》时将尝试过的百种耕作方式一一记下,并将失败详情附上。
她想,三年还是太短了,这本书终究有瑕。
故此,她在末页写下此事,望各路能人或是后生为之增添修订。
日后如何她也不知,但眼下她觉得她们做的很好。
圣宁三年,左丞一派在朝堂上举力推行女科,受顽固封建一派竭力阻挠,后丰泽县七品中县令梁温入殿呈农书,帝大喜,特封梁温为乐安县主,擢升其官衔为幽州刺史。
原幽州刺史徐光启在任期间政绩突出、为民谋福,擢升从二品光禄大夫。
帝王采取左丞上书,力压众议,举国开女科,礼部牵头接手。
新婚快乐
夜凉如水,屏风透人影,灯火绰约,梁温跪在软垫上,看着前方案桌上摆放着的牌位,手中持着佛串,目光平静。
门开着,秋霜守在廊下。
苏瞿白忙完手头的事便来了此处,这里是梁温为梁家人所设的静堂,后将她亲人的牌位尽数请了来,除此外,最下方还有一块无字牌位,摆放在梁旭川与徐氏的下方。
檀香隐隐透出,苏瞿白踏入这里,取了香,借着烛火点燃后俯身插入香炉,随后跪在梁温旁侧的软垫上。
梁温静静地看着他:“忙完了?”
“嗯,都是些杂事。”
梁温不再多言,偏过头去,烛光打在她面上,柔和了轮廓。
“苏瞿白,你那封信送出去了吗?”
苏瞿白置于身侧的手握了一下,面上更是淡然:“还没呢,无名无份的,怎么送?”
梁温偏头去看他,笑着说:“这么可怜啊?”
笑着笑着就靠在他肩上,苏瞿白叹了一声,无奈用手将她扶住:“那你快心疼心疼我,将我收了去。”
“好啊。”
苏瞿白骤然看她,这些年他时常旁敲侧击此事,但梁温总是一笑而过,且诸事加身太过繁杂他倒也没太过着急,他等得起。
但没想到,今日她主动提起此事,还直接答应了,这叫他突然有些愕然。
他们口中那信是苏瞿白写来送于盛京徐漱玉的,大意就是表达爱慕,准他期许之类的。
“我可当真了。”
梁温挺直腰板站起来,将佛串挂到腕间:“谁说假话了?”
留下这一句,便走了。
徒留苏瞿白还跪在原地,夜色太过寂寥,因此他的笑声便格外明显。他看向上方的牌位,恭恭敬敬跪地磕头。
“诸位长辈在天有灵,望保梁温一世安康顺遂,小辈苏瞿白敬上。”
随后又觉不妥,再道:“日后,瞿白必定会对梁温爱之、护之、珍之,我之真心,天地可鉴,如有违背,必遭天谴。”
静堂的门阖上了,檀香与烛光被封在里面。
苏瞿白的行动很快,当夜便将信寄了出去,若是按照往常他从梁温那里回来会再回书房看会书,但今日他看不进去。合上外衣,本想绕着院子走走,结果就走到了梁温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