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马谡新传 > 第四十六章 鹿门求学(第2页)

第四十六章 鹿门求学(第2页)

推行荐举、察举等方法的结果是,加快了门阀制度的发展,到东汉末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

大量士族世家的出现,与外戚、宦官形成东汉时期的三大势力,基本上垄断了国家的政治。

那些寒门士子,基本没有了出头之日,就算是满腹经纶,也难以被举荐为官,只能充当士族官员的幕僚。

加之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民不聊生。

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皆期希望于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利用宗教收纳了大批信徒,发动了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衰亡。

汉代太学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主要为皇权政治服务,道德教育居于首位。

汉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汉代的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性质的学校。

所谓地方官学,就是郡国学校。当时的地方学校分四级:郡国是学,县、道、邑、侯国是校,乡是庠,聚是序。学、校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中学教育,庠、序则近似小学。

汉朝后期的私学比官学发达。这是因为寒门士子通过正规的学习途径,已经无法被举荐为官,哪怕是给士族充当幕僚,也要经过名师的提点以后才有可能进入。

有一些经师大儒,自立精舍精卢,开班收徒。私学的教学形式,主要分“及门教学”

和“著录弟子”

两种情形。

所谓“及门教学”

,主要是指学生登门受业,直接听取教师的讲授,诸葛亮、庞统等,在鹿门书院,都属于“及门教学”

所谓“著录弟子”

,主要是指学生在高师门下录其名,而不去登门受业,近似现代流行的学历教育,公孙瓒师从卢植,就属于“著录弟子”

之列。

马谡考进鹿门书院,是正经的“及门教学”

,是要住在鹿门书院,攻读整整一年的时间,然后才可以回到家里继续攻读。

在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说法,一年以后,虽然鹿门书院的学生要离开书院,主要是因为住处不够,学生还是需要定期过来,交上自己的文章策论,请老师指点,还可以听课和请益。

不足十五岁的少年,父母自然不放心单独出门求学,好在有又兄长马良,常驻襄阳求学,有他的陪同到了书院,并安排好了住宿事宜。

鹿门书院书院分东壁、西园两院,只有精舍三十余间间。厅阁楼堂之间浚池垒山、栽花植木,环境非常优美。

鹿门书院的“及门教学”

非常之难,每年招收的学生只有十余名,但“著录弟子”

还是不少的。

荆州的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学问够不上进入鹿门书院的标准,但只要上缴一定费用,就可以成为书院的著录弟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