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天才蒙蒙亮。
整个洛阳无数民居内便炊烟袅袅。
百姓们在家中吃着丰盛的早餐,如同过年般喜气洋洋。
吃完后,迎着清凉的晨露,纷纷三五成群的向外跑去。
买上一份报纸,讨论着头版头条上的封王大典、大封群臣的信息。
再看着第二版上夏王大封科举学子,众人更是一片激扬澎湃。
此时此刻,百姓们已经不仅仅是感激陈诺在乱世庇护他们一方安宁,而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夏王为天下所有百姓,大开封官之门的希望!
逆天改命的希望!
普通人真正能喊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希望!
其实整个天下都陷入一片欢腾,只是洛阳城为最。
天边第一缕朝阳落下。
洛阳皇宫至铜雀台,几十里长的大道两边,便站满了百姓。
远处小坡、大树上、屋顶上,全都站满了仰着脖子的身影。
他们在等,等夏王大婚游行队伍。
铜雀台处。
礼乐长鸣。
数万铁骑开路,铁骑上每名士卒铁甲前、坐下马头上都系着一朵大红花。
陈诺在王辇上打了个哈欠,打了一夜扑克,他有点困。
王辇外百姓的欢呼声震天动地,让他嘴角微扬,心中暖洋洋的。
而身后巨大的豪华大殿中,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众妃嫔们跟没事人一样,有的在沐浴更衣;有的在互相帮着描眉画黛、梳妆打扮;有的穿着婚服激动的转着圈圈,婚裙飘飘。嬉戏打闹,香气缭绕,一片欢声笑语。
“夏王!夏王!夏王!”
百姓的欢呼如浪潮般一波接着一波。
百官马车中,贾诩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悠闲的看着窗外百姓,喝着小酒,晃着脑袋哼着小曲,一脸美滋滋,巴适!
忽地,马车停下一瞬。
贾诩眼皮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
“老师~”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诸葛亮手持一本书,大踏步走进马车,笑道:
“老师,亮还有一点疑问想来请教。”
“孔明啊,又来了啊。”
贾诩尬笑:“主公这大喜之日,普天同庆……该休沐啊!”
“亮明天就要回凉州了,肩负大王重托,时刻都想着学习进步,一日不敢懈怠,哪敢休息呀。”
诸葛亮走到贾诩对案坐下。
贾诩心累,你想进步,可别光逮着老头子我一个人死命的薅啊。
老夫现在是尚书令,管内政的!
聪明人之间,不需要多言,诸葛亮一眼就看出贾诩心中所想,无奈摊手:
“学生刚刚也去找了太尉(郭嘉),但他亲卫言他操劳一夜,大喜日子,昨夜又骑了一夜的马,还饮酒一斗……已经躺了。”
“司空(荀攸)张罗着大婚之事,忙的脚不沾地……”
说着,他瞥见贾诩案台上,关于淮南之地的情报,笑了笑:
“老师谋略无双,算无遗策,只是有那么一丢丢伤天和,其实主公还是倚仗老师计略的嘛,将攻占淮南众任,都托付于您。”
此言先是捧了一下贾诩,又微微点了下他还肩负着攻占淮南重任,可不是一点都不管军事了。
而且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在别人麾下尚书令官职很高,也很忙。但主公麾下有徐庶、鲁肃、荀攸、戏志才、顾雍、陶谦等无数内政好手,将事情都处理完了,就你闲。
小伙子挺能说的啊!
“聊什么?”
贾诩微叹口气。
不是说不过他,而是与其搞个辩论大赛,徒耗时间,不如直接了当答应,反正马上亮仔就要去凉州了。
二人就在马车中一问一答。
回答完十万个为什么后,贾诩也没有闲鱼的心思了,拿起淮南情报,又快速过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