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你这是想救我?我怎么感觉你想打死我,你是不是怕我和你抢儒家领头人的地位?王八蛋,这后人提了一下我名字而已,黑锅都是我在背。你等着,这后人要是提到你名字,我弄死你!
[而这个谣言绝对算得上秦粉和秦黑的最大争议点之一,你无论站在哪一边,另一边都会把你批评的体无完肤。
作为一个胆小怕事的up主,博主直接上史料。]
嬴政:你?胆小怕事?你说朕的时候可没胆小怕事!
[焚书和坑儒其实是两件事,中间相隔了一年,焚书其实焚的六国史书,当然肯定要有其他一部分其他书籍。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那时客观存在的事实:各国因为几百年的分裂混战,一个字能够找出十几种不同的想法,而语言更不用说了,除了上层贵族通用的雅言。
雅言就是在上层贵族的通用话。
就像我们现在用普通话一样,现在各方言出了本地,几乎很少有人能听懂,这还是现今科技交通如此达的情况。
古代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下面百姓一辈子很少能够走出自己的村,可贵族不一样,你要各地任职行走。
所以历朝历代都是有自己的普通话也就是雅言,保证大家官员之间互相都能听懂说的是啥。
根据推测,秦始皇即便焚烧了这些书籍应该是留了备份的,而真正一把火烧了的反而还是项羽。
这是为了统一思想不得已而为之,而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完全没有记载坑儒这两个词,司马迁距离秦始皇时期最远也不过一百二十年。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
这里说的是术士,也就是方士一类。
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下初定,远方黔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这是扶苏劝谏始皇说的话也未曾提到坑儒。
反而是到了西汉末年,孔子十世孙孔安国为《尚书》做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而关于尚书,孔安国作序这本尚书称今文尚书。
秦末大乱,人都顾不上了,书籍也是很多都有遗失。
秦朝博士伏生躲避战乱,将尚书藏在墙壁之中,等到天下安定之时回去现书籍大部分都被蠹坏。
他经过整理找出完整的二十八篇,而到了汉文帝时候,求能治《尚书》者,大家又推荐伏生,伏生这个时候九十多岁了。
呦,又是始皇臣子,又是九十多岁,不知道始皇泉下有知是什么感想?]
嬴政看着殿下伏生,不对劲呀,他们一个两个怎么都这么能活呀?该不会真的私藏了什么延年益寿的法门吧?
伏生听到天幕提到自己名字也是吓了一跳,真怕那焚书坑儒和自己有关系,他可不想被打成猪头一样。
可这情况也没好多少,加上自己都四个长寿之人了,这简直是在陛下面前夫前目犯!
[伏生口述,晁错笔录,而这部尚书便称为《今文尚书》。]
[而了解大汉的一定知道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古文之争。
西汉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
侵占孔子旧居,在屋壁中现暗藏的《礼》《论语》《孝经》《尚书》等简书,字体为先秦蝌蚪文字。
而孔安国对尚书进行勘验,说这就是我祖宗流传下来的,然后做出了上面那一篇序,被称为《古文尚书》。
而《古文尚书》历朝历代对他的质疑络绎不断,可这可是孔子故居现,孔子后人亲自认定,你除非把孔子复活,不然证明不了。
这基本就是儒家那些失势派对得利派的不满联合孔子后人的一次反击,典型的儒家内斗,而东汉末年皇帝对朝臣党争不满,用内侍起党锢之祸,管你今文派古文派,朕全给你们干掉。
有了外部压力,反而导致儒家又团结一心今古文两派联合,今文不说古文是伪作,古文也不称是今文祖宗,合起伙先把朝政大权拿回来再说。
而公元2oo8年,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竹简,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简,其内容皆为经、史等文献约25oo枚,经过整理尚书内容,而内容与伏生所述的《今文尚书》基本完全吻合,反而是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完全找不到能对得上的!
《古文尚书》被彻底证实,就是儒家内斗失势派为了夺回权利,把《今文尚书》内容加入自己的扩充和今文派斗争。
而那句着名: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是说让你别信书上写的。
这里面的书指《尚书》,尤其指《古文尚书》,历朝历代儒家学者对他的质疑从未停止过,可惜没有方法能够证明,反而还很容易被戴上一个质疑先贤的帽子。]
大秦咸阳
叔孙通也是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通老师后代怎么想的?哪有裁判亲自下场的?
亲自下场也就算了,还被后人现了,这下名声臭了呀!儒家果然只有靠我来拯救了!
而隐世不出的孔鲋正在打儿子,边打边打骂:“嬴政用高官厚禄请我出仕,吾都置之不理,只派叔孙通入仕,你后人为了争权夺利,竟然伪造祖宗藏书,丢人从三皇五帝丢到后世去了,丢人啊,丢人啊,我孔家名声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