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暻此人机谋巧算,进退有度,尤善与人委蛇,这短短半年内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韬略雄见,据贤引阁线人传来信息,几乎可以肯定献国背后有岳国相助,只是这岳国向来不精于整军排将,将士质弱,兵防又疲软,拿什么相助,唯有资助军资或出谋献策。
君亦止沉吟,“有消息称岳暻曾秘访大将军的帐营,舅舅您觉得,其所为何事?”
岳暻再手眼通天手也伸不了这么长,除非图璧军中有人响应。
使敌人从内里溃烂,暗暗消磨敌军之势,兵不血刃地攫取胜利,比从一开始负隅顽抗来得更省事。
“图璧与献国一战,献王仍一副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探子报,献王每日沉湎杜康,对战事不闻不问,甚至在烂醉之时还曾言‘君之不君,国将不国,苟延残喘,何苦来哉?’反观岳国,不仅与献国左相来往密切,还暗中与皇甫丹会晤,倒比献王更像是献国之主,想来,他为了保住献国,什么都敢做,我知你怀疑岳暻与皇甫丹有所勾结,但毕竟无凭无据。”
君亦止点点头,岳暻即便确有拉拢皇甫丹之意,皇甫丹眼高于顶,未必将他放在眼里。
军中诸事闹闹纷纷,于皇甫丹声名有碍,许是他麾下将士所为。
而岳暻守着一个区区小国,为保住那点稀薄家业,对图璧伐献之事战战兢兢、反应过度也可以理解,岳国暂时不足为虑。
棋子与棋盘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公孙朔说罢,颇为满意地盯着自己刚刚落下的一子。
黑子看似占据了优势,君亦止却没有因此捉襟见肘,而是另辟蹊径,走了另一道。
公孙朔一时不知要重新布局引对手入阵还是顺对手而行,灭他下一步翻身的机会,纠结了一番,黑子还是落在君亦止的白子旁。
“你怎么想?”
公孙朔抬头,眼睛看向棋盘又转向君亦止,接着说道,“皇甫丹也是一介老臣了,我刚学会骑马射箭时他已戎甲披身、上阵杀敌,先皇在时对他封赏无数,上回打下冀国朕已授其镇国大将军之位,给了他十足权力,他如今在西北可是呼风唤雨、惬意得很,至今时今日,于皇甫丹自身已是赏无可赏,他自己位至颠顶,已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可能,难免催生异心,又或者别有所求。”
皇甫家历代忠良,每一代都有为国捐躯的热血子孙,皇甫家一直是图璧的中流砥柱,随着这个国家荣枯与共,起伏相依。
但历代荣勋和多年戎马战绩已经将他推上至高无上的高点,这是帝王家最忌讳的。
更何况他心里在想着什么,没人猜得准。
“朕也想知道究竟是何事,令他不惜以麾下士兵为代价,使此战缠绵至今,作出一副为国鞠躬尽瘁、苦战沙场的表象。”
君亦止嘴角弯成一丝嘲讽,抬手又落下一白子,“此战中,皇甫丹刻意治军松散、罔视军规,甚至明知可能有诈,还任由士兵去送死,便是想攒到最后搏个大军功,挟功求赏,想来他此次所求封赏不会太简单。”
“小止,人心不足蛇吞象,任由皇甫丹朝中独大,不是长久之计,他在背后搞这些有损国祚的动作,无非仗着自己是国之强将,如今武将之中除蓝家老将军,再无一人能与之争锋,他料定你不敢轻易动他,所以无惧无畏。”
公孙朔默默思索,又拈指放下一颗黑子,一心二用,却好似没有半分力不从心,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特别的痕迹,他的眼睛依旧矍铄明亮。
“蓝老将军年迈,为图璧镇守南疆,如今确实难有心力与皇甫丹抗衡,蓝小将军。。。。。。朕已有安排。”
君亦止还是皇子时,为自保以“公子引”
为名在坊间建立贤引阁,广纳贤能,收为幕僚,由逐玉代管。
如今门客三千,只等他挥毫赠一个机会,堂堂图璧,不信寻不出像皇甫丹那样的猛将。
白子看似不经意地走着,却又好像遵循着某种规律。
“如今图璧崇武之风愈盛,我虽是丞相,却不及皇甫党受百姓拥戴,朝中人自然偏向皇甫家,不少人已投皇甫党羽翼之下,确实需要扶持些新人了。”
公孙朔忽被顿然生变的棋象乱了阵脚,他怕黑子陷入乱局,忍痛舍弃了原本的大好局面,回到自己原本的棋局中,想着东山再起。
“且看他要的究竟是什么。。。。。。如今对他,还需以礼相待,不能打草惊蛇。”
现在还不是铲除皇甫一族的时候,不如顺势助长,盛极必衰。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