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寒门崛起有声全集免费听 > 第五百一十五章 君子远庖厨(第1页)

第五百一十五章 君子远庖厨(第1页)

下午的时光比较悠闲,逗逗李姝,喂喂肥猪,不觉间太阳就慢慢西斜了。

快到做晚饭的时候,李姝这腹黑女又去母亲陈氏那里表现去了,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抢着摘菜洗菜切菜,干活勤快又利索,让陈氏不由夸了又夸,至于朱平安往灶房提了两桶水、抱了两次柴都被陈氏无视了

娘,你眼里只有李姝吗?儿子可是打水抱柴了的,以前做这些活都会被表扬一句的。

得到一个夸奖就这么难吗?

朱平安为了在陈氏面前刷下脸,抱了柴后,又坐在灶台前准备烧烧火,然而还是失败了。

“你个大小子凑什么热闹,快出去。”

陈氏看到朱平安准备点火,二话不说就把朱平安赶出去了。

“君子远庖厨你还是好好温书去吧。”

李姝脖子上挂着一个麻布做的的围裙,手里拿着洗好的蔬菜,站在灶房门口看着被母亲陈氏赶出灶房的朱平安,眯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拉长了声音,得意劲儿十足。

君子远庖厨?!

看着李姝得意的样子,朱平安不由摇了摇头,扯着嘴角悠悠说了句,“你说错了”

“哪里错了?”

李姝嘟起了樱唇,“君子就是要远庖厨啊。”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可不是做大事的君子应该远离厨房的意思,你误解孟子的意思了。”

朱平安看着李姝摇了摇头。

其实,一直以来,估计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跟李姝一样误解了孟子的这句君子远庖厨,其实孟子的意思真不是君子应该远离厨房、厨房是女人的天下,并非如此。

“怎么不是了?”

李姝对朱平安说的话表示怀疑,君子远庖厨这个说法听来已久了,怎么会错呢。

“孟子的这句话得完整的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声音,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简单说,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不忍心杀生罢了,可不是什么君子不进厨房”

朱平安说这些话时,眼睛一直在看着李姝,这看上去也没什么,可是眼神却像是老师在看一个不学无术的熊孩子似的,让李姝看得牙痒痒的。

“你”

李姝鼓起了嘴巴,有些语结。

看着李姝吃了亏,母亲陈氏这一刻站出来给自己好儿媳出头了,好笑的看着朱平安,手里拿着一根擀面杖做势要收拾一顿似的问道,“孟子说的不算,那娘刚才说的算不算?”

“算”

朱平安在陈氏刚问完就立马败下阵来,惹的李姝捂着小嘴娇笑不已。

在灶房插不上手,朱平安就回了房中,将父亲做好的两只的两只毛笔取出来用热水稍稍烫了下毛,然后将其中一支放了起来。取出了一张宣纸铺在桌上,研好墨汁,将毛笔饱蘸墨汁,落在宣纸上写下了八个字:贼梳兵篦,杀良冒功。

在上午宴请怀宁知县的时候,怀宁知县给朱平安说了最近朝堂上的事,其中就提到了朱平安临走时上奏的那封奏折。朱平安没想到自己的奏折竟然会引起那么大的动静,也算是凑巧了吧,正好跟两个弹劾严嵩的奏折赶一起来。另外,也没想到那个杀良冒功的百户赵大膺竟然是严嵩提拔的,据说早就投靠严世蕃做了严家的门人。

当然,即便当时自己知道他跟严嵩的关系,也会弹劾的。这种人晚处理一天,老百姓就多遭一天罪。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以,朱平安一点也不后悔。

怀宁知县在宴席上给朱平安看了一期邸报,是京城那边加急过来的,邸报上就提了要朱平安去刑部陈情。

怀宁知县大约算是中立派,既不是严党也不是反严党,就想着安安稳稳过了任期,别出差子就行。朱平安是怀宁人,中了状元,对于怀宁知县来说是个浓墨重彩的一笔政绩,所以对朱平安还是很有好感的。

怀宁知县甚至还提点朱平安,建议朱平安不妨走一下赵文华的关系,赵文华曾短暂担任南直隶的提学官,而且正好是朱平安那届举人的时候任职的,算起来,赵文华也算是朱平安的座师。有了这层关系,朱平安去走赵文华的关系,倒也不算突兀。

另外,赵文华贪财的名声在南直隶或者说在大明的政治圈里,也不是什么隐蔽事。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赵文华跟严嵩的关系,严嵩可是赵文华的义父,这层关系比那什么赵大膺的扎实多了。若是赵文华肯在严嵩面前为朱平安说几句话的话,这件事也就不算什么大事了。怎么都好解决。

正因为此,怀宁知县才建议朱平安去走走赵文华的关系。

不过,朱平安可不准备去走关系,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没做坏事干嘛担心去刑部述情呢。而且当初也是有备而为,自己当初弹劾赵大膺可不是头脑一时热,自己也是深思熟虑的,也做了准备。

杀良冒功,这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主要是明朝后期最是多见。有不少闹到刑部,甚至闹到御前的。朱平安在现代看过很多这种例子,如何应对这种事情,朱平安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所以,对于今天这种局面,朱平安并不担心。

有关系是不是?喜欢跪在刑部申冤是不是?有恃无恐是不是?让我刑部述情是不是?

呵呵,走着瞧。

朱平安坐在桌前,将脑海中曾经看过的那些杀良冒功的例子慢慢一个个过一遍,将其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写在稿纸上,尤其崇祯年间那些案例,跟现在形势有些相似,很有借鉴意义,朱平安重点分析记载了下来。

等到晚饭做好的时候,朱平安已经记载了满满三大页宣纸了,对于去刑部述情也做好了准备。(~^~)

epzbsp;;8ox。netbsp;;;3jx。netbsp;8pzbsp;;;hmbsp;7netbsp;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