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郑毅起来之后去厅堂里吃早饭时,发现孟灼华已经出去过了。
这里的早饭是奶茶,配着炒米,奶豆腐,奶皮子,手把肉。郑毅有些吃不习惯,吃了一碗之后就停下了。
“午饭吃什么?”
郑毅问吃的开心的孟灼华。
“羊肉烧卖和羊杂汤。”
孟灼华回答道。
郑毅听的皱起了眉头。
“还有,米饭和红烧肉,炒菜。”
孟灼华不逗郑毅了。
“你早上出去怎么也没叫我。”
郑毅说道。
“我也是随便转转。”
孟灼华说道。
其实孟灼华根本就不是随便转,她是去找了这里的治安官问情况去了。
写诬陷她兄长的那两封信的人是谁的人已经不用猜了,现在要知道的是张家人是怎么知道蛮人的那些具体情况的。
在这个边关小城里,知道孟灼华身份的人并不多。她为了方便经常易容了在出去,毕竟一个年轻姑娘没有家人,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难免会引来各种麻烦和注目。
现在郑毅一起过来了,孟灼华也不用在易容。两人现在也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是多出去,多打听,多看。
今日孟灼华要去自家的饭庄子看一看,郑毅陪她一起去了。两人走到后院的时候,看到伙计拿着装满瓦罐的折箩送给了等在后院门口的一个穷苦的老妇人。
“她是谁?”
郑毅问伙计。
“回世子爷,这个老婆婆是从关外来的,她是蛮人,自己带着一个生病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住在城南的破庙里。”
伙计回答道。
“去忙吧!”
孟灼华对伙计说道。
“咋们去看看吧!”
郑毅对孟灼华说道。
“好。”
孟灼华回答道。
平日里不打仗的时候,这个边关的小城会有很多蛮人来和大齐的人做生意。蛮人需要茶叶,盐等等,大齐的人需要毛皮,药材。
两人来到城南的庙里,看到了来讨折箩的老妇人。她正把罐子里的食物加热,给她帮忙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旁边还躺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
郑毅把手里拿着的干粮送给了他们,孟灼华和老妇人攀谈起来。
“孩子他爸还在的时候经常来城里卖东西,所以会说汉话,我们一家也就都会说了。”
老妇人看看没有坐的地方,就搬来了俩个破旧的蒲团给他们两人。
“你们怎么会到如此地步?”
孟灼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