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衣服,是顾忠轩干活时穿的,破破烂烂不说,外面许多地方还敷着厚厚的黄泥。
袁杰看得不明所以,但看着顾潮这样,也就跟着照做了。
两个人外面穿着破衣服,里面套着校服,往哪儿一蹲。
别说,凄惨感立刻就上来了。
周围路过的人,哪怕不买东西,也会心生怜悯多看两眼。
没一会儿,就开始有人驻足观看。
“小伙子,你这竹笋怎么卖的?”
一个精神头不错的老太走上前问道。
“三块钱一斤大娘。”
顾潮笑着报了价。
较比菜市场两块左右的价格,这个价格高了不少。
不过,顾潮没啥心理负担。
就质量而言,锦河村的竹笋值这个价格。
“小伙子,你还在读书吧!”
事实也的确如此,大娘打量一眼背篓的竹笋,并没有计较价格,反而问了个题外话。
“嗯,今年高三了。”
顾潮也热情的进行了回应。
“那今年可就考大学了,你可不要为了卖东西耽误学习,你给装上几斤。”
袁杰对这门买卖就有所怀疑,而且顾潮还报了一个这么高的价格,下意识以为这单生意黄了。
没想到这大娘不仅要买,还连价都没还,顿时让他激动不已,称重的动作都有些手忙脚乱。
“六斤二两,大娘,都是自家东西,二两给你抹了,给你算六斤整。”
顾潮看了眼称杆说道。
“不行,你们俩小伙子,这么早这么辛苦来卖东西,我一把年纪怎么能占你们便宜,给你二十不用找了。”
说着,大娘接过竹笋,将一张二十纸币赛到顾潮手里。
临走还不忘叮嘱,让他俩好好读书,过些天考个好大学。
大娘的热心肠和质朴,让顾潮有些感动。
繁华大都市的人们,总免不了给小地方和农村的人贴标签,认为他们就是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的代表。
但事实可能并不如此吧!
第一笔买卖完成,热心大娘开了一个好头。
很快有人接二连三上来问价。
也有直爽的人,连价都不问,直接买走几斤。
一回生二回熟,袁杰有了经验,称重的手法也熟练起来。
顾潮则负责嘴面上的功夫,报价和讲价。
半个小时过去,几十斤竹笋出手。
顾潮手头的钱,加起来接近已经三百多了。
抛开从家里带来用做找零的零钱,赚的钱足足有两百多。
除去时间成本,这几乎是纯利润啊!
这么多年,顾潮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靠山吃山。
锦河村这天然条件真不差啊!
那为什么前世他大力投资发展家乡建设,却收效甚微呢?
看来,坏人不仅仅只存在与群众啊!
袁杰眼睛都直了,激动的说道:“潮哥,这竹笋也太好卖了,锦河村这么多竹笋,都够咱们发家致富了。”
“你想多了,这些竹笋只能让咱们赚点小钱,想要发家致富还得靠其他法子。”
顾潮摇头苦笑道。
“这还不能发家致富啊?”
袁杰有些不解,“昨天咱们挖到晚上,就挖了将近两百斤,三块一斤,一天就是六百,一千斤就是三千块。”
说到三千块时,袁杰声音都有些颤抖。
也难怪,这年头进城务工,平均也就两三千,五千都算高薪白领了。
按照袁杰的算法,理论上他俩不上课,一天就能挖一千斤竹笋,也就是干一天抵得上别人一个月工资。
这时,顾潮打断了袁杰的畅想道:“大头,你知道咱们今天的竹笋,为什么卖的比市场贵,还有人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