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谐振式呼吸,1分钟5次
#早上的练习很轻松,我现我已经自然而然地做舌抵上腭的动作了。
后来,我自己根据杨博士的音频,做了静坐1小时,在这个静坐过程中有点儿体会到什么是“呼吸自己呼吸自己”
,就是有时候我只是旁观者,我看着它在呼吸,我在旁边,仅仅是看着而已,看着它呼吸,什么也没有做,也好像做不了。
接着,我就昏沉地睡过去了,进入了一种之前从未体验过的状态。我觉得我好像是昏睡过去,又像是一场梦境。在这场梦里,我和儿子有亲密接触,我捧着他的脸蛋,在梦里,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触碰到他的感受,非常真切,而后他就离开了。随后,我进入的一种状态,就是感觉到真的一切都在自动运转,我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也不用做,就是随顺着每件事物自己的模样。而后,我有一种沉沉的感觉,我甚至听到生活中我儿子要出门前做面条,吃面条,洗澡的水声,吹头的声音,以及他收拾他的东西的声音,同时我体会着一种深沉的感觉,我已经记不清楚描述不清楚,只记得自己有个念头,儿子你快点走,我好再深深体会一下。最后,儿子出门了,门关上的声音,给我的这场奇特的梦境画上了一个结束。然后我就回到现实世界中,有一种体会是,现实世界是一种浮在表面上的感觉,而我在之前的梦境中是扎得比较深的感觉。我以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实际看了下时间,并不是很久。#
【中】
~理论:练习所带来的悖论
修行是颠倒的工程,不是透过我们的身心,不是透过我们有局限的相对意识可以取得一个无限大,永恒的心(全部,在,佛心,永恒)。而刚好是相反,是把这个小我摆开,暂时摆开,让全部,整体,用爱呀、光呀、真实呀,这些名词来描述,来让它照明过去。虽然有这个身心,无限还是可以照明过去,是个颠倒的观念。
讲到恩典,是整体来恩典我们;讲到自在,整体来自在我们。留下来的只有脚印,透过身心,整体扫描过去,整体在身心留下一些脚印,一些摩擦,透过我们,在身心留下一些印象,留下一些脚印,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变得透明,还没有完全变成空,所以会留下脚印。
透过记忆,把这些脚印带回来。事后,我们想去取得这些,就是这些脚印,就是这些特质:爱,平安,喜乐,快乐,圆满,完整。整体透过身心扫描过去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些特质,而只有这些特质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我们表达的时候是带着个人的层面,所以表达出来是个人的爱呀,平安呀,欢喜呀,带着个人的尺寸,于是终其一生想找回来,但是找不回来,只是影子,印象,脚印。你找的是有色有形的,在一个很小的部分,其实真正在找的,是无色无形的。
听不懂没有关系,因为都还是观念,都是头脑的,最多只是帮你指下方向。
既然我们找的是影子,为什么注意力还要集中在影子上。如果一个人完全贯通了,自然会活出那些行为的特质,比如完美、友善、优雅、菩萨道、智慧、朴实、道德等等这个人能展的最高的特质。既然这些是结果,我们为什么要讲究这些特质?为什么要做练习?为什么要把最终的,自然就能活出来的,没有选择的而且不费力的特质要带到最前面,将它做成一个假设,一个根本前提?你看,你还会不会有这样的质疑?
#我以为,虽然是最终要展现出来的,但是带到最前面,让自己觉得自己就活出来了,自己就在那个活出来的状态中,自己会对这个想要活出来有着深深的渴望和向往,只要自己想要的程度足够的强烈,那么宇宙就会帮助我实现我想要实现的愿望,那么我很可能就能活出来!这是一个意识的世界,我的意识决定了我的世界是怎样的。#
一方面,想带给你一些带动;另一方面,不想讲得太透明,你需要自己亲自体验。
前面的悖论: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有个宇宙的意识,和我们的小我一起在运作?是哪一个在运作?还是同时在运作?我们一个整体看着小体,小体又在看着世界,到底中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体会到的一切,最多只是个印象,就是我们身体可以觉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三个层面组成我们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有现象的世界。而我们有个更完整,更大的体--本体,无色无形的,两个随时都存在。中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所体会的,都离不开现象。我们所觉察的,其实不是这个世界,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最多是我们所累积的现象,我们可以捕捉的现象。我们在觉察我们可以觉察到的信号,透过五个感官,透过眼睛、鼻子、嘴巴、皮肤的接触、嘴巴,最多把它变成种种的信号,再从中得到我们认为的世界。透过五个感官,我们没有觉察到世界,没有直接觉察到任何东西,我们在觉察头脑的东西。所以,所有我们体会到的都是现象,那为什么,要讲究一些现象,透过行为,做一些练习呢?让我们一起共同来参,来想。如果参通了,你会加快度成长,可能就能做一个大大的回转,不要着急,试着打开,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多重复几次。
#为什么要透过现象,透过那些有局限的工具呢?我目前的想法是,先是我们有的很有限,我们有的只有这些,我们不可能去接触到那些无色无形的东西。我们能够表达的也都是有色有形的东西;其次,也给予我们了机会,让我们利用这些有色有形的作为工具,来帮助我们去体会那无色无形。#
#看到上面直接提出的“我们在觉察头脑的东西”
,我觉得还是挺震撼的。我以为,我一直以为,我从来都以为,我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其实那通过有局限性的感官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我“臆断”
下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永远是触碰不到的。这就是人的运行机制,没有好坏,就是这样的规律,无法改变。我以为,我能改变的,就是通过这个有色有形的世界,突破我的认知,去体会更广大的世界,让我自己不受着有色有形的世界的限制!#
记得快乐,记得庆祝,几十天都抱着庆祝的心情来进行!
【晚】
~om,aum,hung练习,一共三次
莲花手,唱诵“om”
,好像ong的音
双手合十,唱诵“aum”
,好像ah+m的音
观想光在头顶上,唱诵“hung”
,很短
~Iam(我在)的呼吸练习,几分钟
吸气,“我”
,呼气,“在”
。
~理论:心境彻底的转变
我们透过脚印,它会帮我们点到一个无色无味的层面,好像是一个链接的方法。因为我们只能最多体会这些脚印,我们重复这些脚印,在行为上,但我们不知不觉随时会体会到最原本的无色无形的状态。虽然我们站在有色有形,但我们会不知不觉站到有色有形的前面,一个整体的观念。会把我们进行回转,回转到本体。
一个人即使醒过来,还是通过脚印,通过行为的转变,把你最高的领悟活出来,那你把这些现象带到最前面来,不知不觉,你活出你最美,最优雅,最高的境界,顿悟的境界。即使你就算顿悟了,你最多也只是活出来。从行为,可以走到家;从本体的领悟,也可以活出本体,直接体验本体,不是透过五个感官,不是透过觉察、感受和想法,而是直接体验到,好像一种“顿悟”
的过程。
我们通过“在”
的瑜伽,通过清醒的呼吸,最多追求着影子,但不要小看这个影子,它含着目标,而你随时建立影子在你的行为上。
从你每天的点点滴滴的习惯都做一些改变,往最正向,最友善的方向进行改变。随后慢慢地,你就换了一个人,负面的越来越少,念头也越来越少,一个人自然就快乐起来了。
#我不是太明白,我理解的是博士在解释为何通过呼吸练习以及“我在”
的练习,以及把一些好的特质挥出来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本体。但是需要我们自己真正体验到,这一点还是需要慢慢来!
【结束】
感恩今天,感恩自己,又完成了一天的练习!
晚上讲的理论有些不明白,连记录下来都有点儿困难,慢慢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