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你付出了整整一半的信任,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ˉ
崔迎之最后还是没能问出屈慈的真名。
那时在荒山上将人捡回来之前,她已对屈慈的身份有过心理预期。
再结合屈慈身上那些致命的新旧伤痕和收缴来的利器判断,若他从前不是走镖的镖师,那么大概率是江湖杀手之流。
若是如此,不愿意透露真名便再寻常不过。
江湖中人,有意图声名远播威震四方之辈,自然也有历经风雨后隐姓埋名偏安一隅之人。崔迎之属于后者。
泱泱江湖最不缺的便是出类拔萃的新鲜血液。三年过去,再惊艳传奇的往事也随风消失在口口相传中,犹如昙花一现。
时至今日,曾在江湖搅弄风云引无数人竞相围猎的崔迎之,在绝大多数人的口中,也不过是被以沈三秋的徒弟代称。
这是崔迎之有意为之的结果。
是以,崔迎之能理解屈慈的隐瞒。
对于一生都未必有缘再见一面的陌生人而言,名姓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可他们二人如今同住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日日相对。甚至崔迎之连自己素来捂得严实的真名都透露出来了,屈慈仍是咬死不松口。
这就令崔迎之不太舒服了。
崔迎之开始当小尾巴,软磨硬泡,意图在精神上折磨屈慈,逼迫他速速招供。
屈慈扫地,她坐在一旁嗑瓜子。屈慈盘账,她就巴拉算盘珠子捣乱。要不是饭也得入她口,屈慈下厨,她都想偷摸多放两勺盐。
只是不论她作何举动,屈慈兀自岿然不动,一言不发,也不见恼意,情绪稳定得能和庙里头的秃头和尚一争高下。
僵持了三四日,两方仍旧谁也没有退一步的意思。小楼内的氛围肉眼可见的焦灼起来。
崔迎之的心态成功由“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几日”
,转变为了“看谁能耗过谁”
。
终于,米缸见底,屈慈打算出门,她照旧紧跟到门前。
楼外林婶路过,不知详情,瞧见还暗道一句年轻人感情真好。
屈慈无奈止步,转身望向崔迎之,神情宽和,语调也柔。
“天色不大好,一会儿可能落雨,你要同我一起上街吗?”
听话风,可算是小小退了半步。
凝滞数日难以搅动的氛围似乎终于缓漫流动起来。
——崔迎之素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两人隔着一道门,一人在光亮里,一人在昏暗中。
站在门内的崔迎之迟疑片刻,在互相伤害和放过彼此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她迈过门槛,也迈过阴翳,铿锵有力道:
“走。”
-
屈慈发现崔迎之大概真的很不喜欢出门。
具体表现在一路行来崔迎之全程只管跟着刚入城没几日的屈慈,屈慈但凡故意落后了两步,崔迎之便也慢下步子有意等着他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