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武安君才二十多岁。”
王绾有些坐不住了,大声说道。
“我同意。”
“武安君还是太年轻了,而且我大秦历来没有如此大权的臣子,掌握军权,这将王权置于何地?”
“请大王深思熟虑。”
李斯也立刻站了出来。
“我也认为这赏赐太过分了。”
“请大王三思。”
一位接一位的朝臣站了出来,纷纷提出劝谏。
但此时。
蒙毅,韩非,冯劫,甚至刚刚从鬼谷回来的尉缭站了出来。
“大秦征服四海,武安君屡建奇功,其功绩深受百万雄师之推崇,若由武安君领军,定能赢得大秦将士更深的尊敬。”
蒙毅高声奏报。
“臣亦赞同。”
“武安君才干非凡,若他领军,必能集结大秦全部军力,助大秦征服齐楚。”
韩非随即附和。
“臣亦赞同。”
“武安君之功绩,理应得到如此重赏以安人心。”
冯劫如是说。
“大秦军功制度,功则赏,过则罚,武安君所立战功,前所未有,领军大秦,武安君当之无愧。”
尉缭高声奏报。
“臣等亦赞同。”
“武安君所立之功,足以胜任此高位。”
又有多位大臣出列,高声奏报。
整个朝堂。
立刻分为两派。
一派反对,一派支持。
势均力敌。
但最终决策权在嬴政手中。
对于外臣,嬴政或许不会如此重赏,封为彻侯已是极限,但赵烈乃其子,未来大秦江山将归赵烈所有,嬴政岂有不封之理。
如今的一切。
皆为赵烈铺路。
使其日后成为储君,再无阻碍。
正当嬴政欲开口决断之际。
大殿外出现了三位身影。
“武安君领军大秦,臣亦赞同。”
“武安君之能,超越我等,臣心悦诚服。”
其中一人高声说道,正是王翦。
紧接着。
“王翦上将军之言,臣亦赞同。”
“武安君为大秦征服诸国,立下赫赫战功,足以领军大秦,若非武安君,桓漪不服,但对武安君,桓漪心服。”
桓漪也随即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