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火枪手算是远程火力,基本不会和敌人面对面的作战,也就不存在胆大胆小的问题。
只要能坚持着在敌人冲到面前之前,把枪里的子弹打出去,这场战斗基本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最关键的让各级指挥官不舍得放弃火枪的一个原因就是威力。
前面早就说过,满清的重步兵,实际上是清军打败明军的重要杀手锏。
满清是不缺少战马的,而你看着一大群全幅武装的满清的骑兵,浩浩荡荡的杀过来,而实际上他们都是骑马步兵。
他们利用战马的高移动的能力,把那些身穿两层甲甚至三层甲的壮汉,迅的运到战场上合适的位置。
然后一群像棕熊一样粗壮的汉子,穿着两三层的铠甲,手里拎着盾牌,直接冲击敌人的步兵队列,最可恶的是,他们还会在距离很近的地方用重箭进行攻击,就相当于坦克冲到脸前开了一炮,距离近了后准确性还提高了。
而这些步兵都是武艺高强久经沙场的杀人魔王,只要被弓箭攻击后的队形有所混乱,就会被他们抓住空隙,攻入敌军的阵型。
随后可以轻而易举的,把那些队形排列有问题或者士兵训练不足的步兵队列撕开一个缺口。
然后就是骑兵顺着缺口冲入步兵的方阵,基本到这个时候,9o%的部队都会崩溃,会落荒而逃。
剩下的事儿就是骑着马追上去,从后边让战马加,一刀把逃跑的士兵砍掉脑袋。
清军和明朝军队好几次大规模的作战,基本上都是用重步兵击溃一支小部队,然后用骑兵把这支崩溃的部队赶的到处都是,扰乱其他部队的队形。
最后把整个战场都搞乱,再利用骑兵优势,把混乱的步兵打成一锅粥。
所以明军虽然占据着数量优势,但是,在局部战场上,总是会被这些骑马的重步兵欺负,其他的部队明明看着自己的部队撑不住了,却没办法迅的赶过来救援。
这就是古代版的骑马的闪电战,而那些有着重甲的重步兵,就相当于古代版的人形坦克。
明军和清军打了很多年,虽然是屡败屡战,而且打的连最后一个BJ的皇帝都挂在了树上。
好像是明军垃圾的不行,实际上明军并不是不行,而是明军被整个拖沓的官僚体系给耽误了。
简单的说,就是明军的战斗力被那些贪官污吏都给腐蚀掉了。
你说一群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兵器质量极差,盔甲根本挡不住敌人的弓箭,连军饷都不能按时放,那还打什么仗?
郑成功在南京平定之后,针对明军部队上的那些影响战斗力的问题也是进行了大肆的改革。
所以说现在明军的战斗力仍然比较差,但是至少可以和清军的绿营过过招,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把绿营压着打。
而精锐的部队就能和清军当中的八旗兵pk一下。
而在长时间的对抗清军的作战中,几乎所有的有作战经验的军官都知道,对付清军的重甲步兵,最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火枪。
而且是大口径的火枪,想训练出一批能够身穿重甲武艺高强,能跟清军的重甲骑兵打的旗鼓相当的士兵是非常困难的。
在南方地区,想找个能爬高上树,身体灵活的士兵很容易。
但是想找一个身高马大,肩宽体壮的小伙子就比较容难了。
想要培养一批重步兵那得用5到1o年的时间才可能培养出来。
而且还有一个坚决的条件,你必须能找到膀大腰圆的身体健壮的小伙子。
但是一名火枪手,哪怕是扛着十公斤重的大号火绳枪的火枪手,三个月就够了,打上两仗就能成为精英火枪手。
在战场上,重步兵再凶狠,战斗力再强,哪怕是训练了十几年,上过战场几十次的。
一颗从枪管里用火药射出去的一两重的铅弹,只要能在火枪的射程内打中这个重步兵的身体,这名重步兵就算废了。
就算是运气好,没打死,也没法再上战场了。
这种性价比实在是太高,用火枪对抗这种重步兵,已经成为了明军各级军官的共识。
不去对付重步兵,打那些轻步兵更是可以一枪穿两个,所以说火枪的威力把对火枪的各种不满都给压制住了。
现在的我这款用竹片做弹簧的,简易的燧枪又让火绳枪的繁琐的开火过程简化成了三个动作。
放置引火药,把竹片扳到扳机的位置,然后扣动扳机放开竹片,让铁片摩擦火石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然后火枪开火。
几个老兵测试了多次之后,现用竹片打火的方式可以让火枪手在听到军官的命令之后,半秒之内射。
不用像火绳枪那样,开火的命令要分成好几步,检查火绳,安装火绳,检查引火药,准备开火花,瞄准,开火。
现在的命令就简单了,检查引火药,这是把引火药倒入火药池,然后准备射击,把竹片弯回来,卡到扳机的位置上。
然后就是等待开火的命令了。
只要风不太大,不把火药池的火药给吹跑了,你就不用操心火绳什么时候会熄灭?或者火烧找到什么位置了,需不需要再调整一下火绳位置?
更不用在身上,腰上缠好几条一米多长的,用尿液和盐水浸泡过的麻绳。
搞得身上的衣服总有一股子尿骚味。
如果我的这个技术大规模推广的话,可以让火枪手的战斗力提高一个档次。
甚至能让排队枪毙的战术提前出现。
这次我就带了1oo多支改装成竹片燧枪的大号的斑鸠脚铳。
我是计划到于将军的新兵训练营再去薅一些羊毛,弄上两三百名士兵就够了。
加上现在保卫我的二锅头基地的那22o名士兵凑够5oo人。
不敢说能够把尚可喜打跑了,至少能跟他的手下们扳扳手腕,守住石鼓县或者铜鼓县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