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可要种?现在正是时候呢,容易得狠,把它埋进土里,多多洒些水,四五天就能出芽,十来日就有四五寸,割下来掐成一寸长,插在雨后得土地里,长得飞快。
这家伙不用施肥,只要多翻几次多拨草,等到了中秋,就能挖起来,一个个跟碗口一样大,好得很哦。”
老者实在是喜欢这番薯,跟康熙说话时也忘了规矩,说得很是畅快,眉毛眼睛都笑做了一团。
康熙被他感染,心情亦是大好,“好好好,朕也种。这个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好的时候能有五六千斤,再差也是两三千呢。”
这么多!!!
康熙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掉了手里的茶盏。
这样的好东西之前怎么就没推广开呢,怎就局限于那一个小镇了!
实在可惜至极!
“种
!朕一定得种,看看这是何方圣物,竟如此高产。”
康熙也不嫌它脏,拿着那番薯不住揉搓,忽然问:“老人家,这个现下可能吃?”
“能吃能吃,洗干净了就能直接吃,皇上要是喜欢吃软和的、甜的,就叫人煮熟了吃。”
康熙跃跃欲试,叫魏珠装了几个,送去御膳房烹煮,老人家怕这宫里的厨子不晓得做法,还要跟着去。
康熙顺便叫他们二人去用膳,留下曹寅说事。
才说了不到一刻钟,那番薯就被呈上来了。
不同于之前脏兮兮的模样,这洗净煮熟后,颜色竟好看了许多,红色的好似云霞,黄色的彷佛桂花。康熙用手拿起一个,十分绵软,吃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松软甘甜。
他不住点头,“好东西啊好东西,此物应大大推广。”
“曹寅,此番回京,你带了多少农人进京?”
“一共带了六户人,除去儿童,能种地的青壮年有三十二人,暂时都安置在奴才府上。”
“那就先委屈你两日,你与他们一同歇一天,后日便带着他们搬进丰泽园,开始种这两样庄稼……”
丰泽园就在清华园边上,是康熙正月里才叫人弄出来的,有五六亩计划种水稻的田,如今有了玉蜀黍和番薯,那就再扩。
“带回来的种子能种多少亩?”
“玉蜀黍能种六七亩,番薯可种十亩。”
曹寅这还是保守了说的,他怕一些种子不能出芽。
康熙思索片刻,便道:
“那玉蜀黍就种六亩,番薯也是八亩。剩下的留给朕,朕在御花园和上书房种一些,方便观察。给朕留几个人,在宫中指导。”
“是,奴才明白了。”
“你跪安吧。”
**
曹寅退下后,康熙看着那两筐子粮食一直笑。
“梁九功,将这番薯挑五斤送到太子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边亦是。”
梁九功带着人麻利分拣。
没过多久,进殿回话,“皇上,奴才已经叫人分送各宫了。”
“还剩多少?”
“还有半框,约莫十来斤,奴才把他们送到御膳房去了,让御厨给皇上钻研几个菜式。”
“不必了,你替朕把它们送到贵妃那去。”
“都送去?”
梁九功不舍,这可是最后一点了,要想再尝要不得千里加急要不就得等秋天,还有好几个月呢。
康熙看了他一眼,无奈摇头,“你不懂,这是朕和贵妃之间的情趣。算了,还是朕自个去吧。”
梁九功喉头一噎,他是太监,又不是男人,哪懂男人的心思啊。
这话要是叫旁人听到,定会说他谦虚,全天下找不出比他更懂康熙心思的人了。他若能得爵位,必然叫懂王。
刚迈进永寿宫,康熙就听到一阵阵清脆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