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头说“七月流火”
,火是指心宿,一共有十六颗星,夏日最热时它们处于正南方的最高点,到了七月逐渐西沉,那便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
宫中的规矩就是按照节气换衣裳,即便这夏日余热尚未完全褪去,宫中诸人也得换上棉袍,不得再穿纱袍。
在外行走那是不得已的,在殿内,还是要宽松些,怎么舒服怎么穿。不过这冰的供应,确实减少了许多。
宫里如今有两个孕妇,一个是庶妃戴佳氏,已经九个月了,即将临盆。另一个是庶妃卫氏,上月底才报上来的,刚满两个月。
听闻孕妇身体的温度比寻常人更高一些,蓁蓁不敢怠慢,叫内务府对比着嫔位的冰量给她们。
康熙属实小气,这两人都怀孕了,他高兴归高兴,却没升她们的位份,只把她们的待遇提到了贵人一级。
怀孕初期和晚期都是危险的时候,蓁蓁也怕生出事端,这七夕宴会就没让两人出门,当然少不了一番赏赐。
七夕乞巧是女子们的热闹,康熙便没参加,只让后宫的妃嫔、公主格格们一起玩乐。
宫中仅两位皇女,其中的纯禧公主还是从王府抱养,另一个是二格格,荣妃所出,比胤礽还大一岁。
两个小姑娘年级差不多大,一个八岁一个十岁,凑在一起把针丢进碗里。碗中的水是昨晚取的,经了白日曝晒,面上起了
一层水膜,针丢进去不会沉底反而浮起来。
两人在那讨论针下的影子,若影子是笔直的一条,那便是乞巧失败,然后重新扔,直到针下的影子弯弯曲曲的,就说明乞巧成功,长大后一定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便不再乞巧,转而去吃乞巧果。
除此之外,这天各宫各殿的人都要晒衣服晒鞋袜,文渊阁里更是忙碌,里面的书都要拿出来翻晒避免蛀虫,不过好几万册,人手不够,又从各宫里借调了一些宫女。
蓁蓁派了让鸣翠领了一个宫女去帮忙,留下荷香梅香帮她翻晒自己的书。
刚入宫时,她这书房还是空荡荡的仅几本佛经,后来跟康熙讨了恩典,能随意借阅藏书楼的书,她便一面看一面抄。再后来,她掌了宫务,知道的事多了,便想法子弄了一些民间的传奇话本进来。
当然,都另贴了封皮,咋一看跟藏书阁的那些手抄本一样。
有一次康熙看见了,很是惊奇,问她怎能这么快抄好如此多的书,蓁蓁没答上来,康熙猜出有猫腻,就取了一本来看。
当时蓁蓁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谁料康熙拿着书淡定的看下去了,还带回乾清宫。
于是蓁蓁这见不得光的藏书,也算过了明路。
晒书是要守着晒的,预防天色突变下了雨把书册淋坏。
好在天公作美,没有捣乱,让这一日的晒书晒衣都圆满结束。
晚上吃过宵夜后,宫里一些人到内河堤岸放河
灯。
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放逐病痛,是美好的许愿,所以这一日放河灯是准许的。
蓁蓁也放了一盏,为颜珠祈福,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荣嫔。
荣嫔早年恩宠极重,单看生孩子的数量便知晓,只是后面死得也多,身心俱伤,容颜衰减得快,渐渐就色衰爱驰了。三阿哥胤祉是她最小的一个孩子。
“温妃娘娘安。”
“荣嫔安。”
还有一段路要同行,两人都不说话便有些尴尬,蓁蓁就主动搭话。
“听说三阿哥已经种上痘了,等他出康复后,便能接回宫,你们母子总算能团圆了。”
先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都死于天花,有这样惨烈的教训在,三阿哥胤祉出生没多久就被抱出宫避痘了。
康熙十七年,胤礽也出了天花,皇帝万分惊慌,衣不解带的照顾了胤礽半个月,那段时间的奏折都是内阁处理的。
待胤礽痊愈后,皇帝还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并颁诏向天下百姓宣告这一喜讯。
经历这番惊险后,皇上更是下定决心要克服天花这个疑难杂症,他将痘诊科从小儿科中提出来,让他们深入研究种痘之法,终于在今年有了明显的进步。
胤祉成了第一个尝试新法种痘的皇子。
荣嫔很是担心,担心自己仅剩的儿子被折腾没了,就请求康熙不要让三阿哥种痘,康熙安抚过后见她仍不能理解,便不再理会。
荣嫔只能在河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
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撑过这一劫。
“借温妃娘娘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