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珍珠牵着周芸芸的手,跟着人流往前走。
大街的两边,摆了不少地摊。
有卖扫把,篮子,箩筐等竹器的,有卖红薯,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产品的,也有卖鸡蛋,鸡鸭鹅等家禽的,还有推着小车卖豆浆油条的……
赶集的行人,大多数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农民大多朴实,只要家有余粮,口袋里有几个钱,就觉得生活很幸福。
“妈妈,好香啊!”
周芸芸耸了耸鼻子,说。
空气中飘荡着油炸食物的香味。
赵珍珠母女俩寻着香味往前走,只见路边有个小摊子。
小小的铁皮炉子上支着一个小铁锅,锅锅里漂浮着几个滋滋作响的饼子,香气扑鼻。
铁皮炉子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油饼三分钱一个,五分钱两个。
“妈妈,我想吃这个。可以吗?”
周芸芸指了指油锅里的饼子,眼神里满是渴望。
出门之前,赵珍珠说过,周芸芸可以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买。
“可以。”
赵珍珠答应了。
周芸芸才三岁多一点,爱吃是孩子的天性。
赵珍珠拉着周芸芸的手,走到了摊子前。
卖油饼是一个看上去六十几岁的老婆婆。头花白,背微驼。
“花婆婆,给我来两只油饼。”
赵珍珠从口袋里掏出五分钱,递给老婆婆。
“珍珠,好久没见你,今天来镇上赶集吗?”
花婆婆看见赵珍珠,眉开眼笑。
“农忙结束了,我带孩子们回娘家住几天。”
赵珍珠笑着说。
赵珍珠和花婆婆很熟。
花婆婆家也是镇上的。她家离赵家不远,就隔了一条巷子。
炸油饼是花婆婆祖传的手艺。
赵珍珠还没出嫁的时候,每逢集日花婆婆出摊,赵珍珠都会跑过来买只油饼吃。
“这是你女儿吗?好可爱。油饼不要钱,婆婆请你们吃。”
花婆婆摇了摇手,用纸包起两块油饼,递给赵珍珠。
“花婆婆,你不收钱,我就不要了。”
赵珍珠坚持要给钱。
花婆婆家日子过得不宽裕。
花婆婆儿子体弱,做不了重活。儿媳妇生完孩子没多久就跑了。
花婆婆这么大年纪了还在集日出来支摊子卖油饼,就是为了能给孙子攒娶媳妇的钱。
“珍珠,婆婆有事求你帮忙,你不吃婆婆的油饼,婆婆不好开口啊!”
花婆婆眨了眨眼,说。
“花婆婆,我要在娘家住十来天,您有事尽管找我,我帮得上肯定帮,油饼的钱可不能不要。”
赵珍珠硬是把钱塞进了花婆婆挂在胸前的布袋里。
花婆婆赚的只是个辛苦钱。她的日子过得已经够难了,赵珍珠可不能占她便宜。
在娘家住十来天了这话,是赵珍珠随口说的。
这个年代,出嫁的闺女能回娘家住上十来天,已经是了不得的上等待遇了。
赵珍珠要是在大街上说她以后一直在娘家住,会被人在说闲话的。用不了两天,“赵青山闺女被婆家赶出来了”
的消息,就会传遍桃花镇。
“那好,我明天来找你。”
花婆婆从口袋里掏出钱,想追出来还给赵珍珠。
赵珍珠赶紧拉着周芸芸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