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 > 第46章 最先投降的是读书人(第2页)

第46章 最先投降的是读书人(第2页)

虽对错失后续两日佛门三宗讲经的收获感到遗憾。

但鉴于“朱元璋驱逐孟子出圣庙”

一事的重大影响。

朱樉即便再觉遗憾,也不得不提前返回,以备不测。

幸而,他已与华严寺的悟本禅师约定,待其讲经辩法结束后,便至闽王府为他单独授课。

否则,损失将难以估量。

“只盼那些儒士们明智些,莫要令本王为难,否则本王真会杀人的!”

朱樉在车中,目光投向福州城方向,眼中掠过一丝冷意。

他对这个时代的儒士毫无好感。

非但因为这个时代的儒士缺乏原则,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儒学已彻底变质。

许多人以为。

元朝时期,蒙古贵族连汉文汉话都不学。

故儒学必定遭受严酷打压,衰败至极。

甚至元朝时,还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之说。

换言之,在蒙古人眼中。

儒学书生的地位,仅比乞丐略高,连娼妓都不如。

只因元朝乃蒙古族所建,其皇帝多出身武将,皆来自辽阔草原的骑兵,进入中原后,信奉的是强者为尊。

故他们认为,自身有无文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力。

然而儒学地位低微,仅限于元朝初期。

到了元朝中后期,儒学的地位却急剧上升,成为元廷统治汉人百姓的最佳工具。

别问,问就是这些儒学弟子们太擅长逢迎了。

为了上位,他们疯狂迎合统治者和蒙古贵族,毫无原则可言。

尤其是被尊为圣人世家的孔子后裔。

更是将儒学的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

他们不仅擅长逢迎,见风使舵,恩将仇报的本领也不容小觑。

简而言之。

自春秋时期起,孔子的后裔便定居于曲阜,享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在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之后,曲阜孔氏家族的地位更是显赫无比。

在宋朝至和二年,宋仁宗赵祯下诏,将孔宗愿封为衍圣公,并允许其世袭。这个象征着封建社会尊孔崇圣的最高荣誉,伴随孔家近千年,直至民国二十四年被废除。

孔家在儒家学者中的至高地位,实际上是在宋朝确立的。

然而,儒家又是如何回报宋朝的呢?

当金朝南侵时,衍圣公孔瑞友南逃,成为南宋孔氏南宗的衍圣公。而他的异母弟弟孔瑞操却选择投降金军,成为北宗的衍圣公,即当今孔家的正统。

随后,蒙古崛起。在蒙古、金朝、南宋三国鼎立时期,天下竟然出现了三位衍圣公。投降蒙古的孔之全,更是随蒙古军队与南宋作战,并为蒙古战死。

随着蒙古的迅速崛起,金国灭亡在即,受到金国重视的衍圣公孔元措连夜逃离汴京,向蒙古军队投降。

在南宋淳祐十二年,也是蒙古宪宗二年,蒙古已经灭掉金朝,占领了中原长江以北地区。曲阜孔家派遣当代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人拜见忽必烈,请求他成为“儒教大宗师”

忽必烈非常高兴,欣然接受,并以礼相待:免除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儒士们为之欢呼雀跃。据史书记载,忽必烈与儒臣许衡对话时,有这样一段记载:“每次先生奏对,朕必亲自挑选合适的翻译,然后才见他。有时翻译不能准确传达意思,朕已心领神会;有时言语不合逻辑,朕也能察觉其错误并予以纠正。”

这意味着忽必烈这位“儒教大宗师”

几乎不会说汉语,更不用说理解儒教了。由此可见,儒家人士的节操之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