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掠过几分惊讶,她看向对面:“这是你做的。”
谢闻黎咬着汤包含糊不清地“嗯”
了一声,问:“味道还行吗?”
程韫双就事论事:“挺好。”
得到了正向反馈,谢闻黎肉眼可见地有些开心,他把盛着灌汤包的蒸笼向程韫双的方向推了推,示意她尝尝别的。
熟悉的口味触开回忆的大门,程韫双喝了一口甜豆浆,视线扫过低头吃饭的谢闻黎,不知怎地,又想起了高中的事。
—
那段时间,程家的阿姨忙于照顾生病的女儿,程韫双见她奔波,便私下给她批了假,自己则早起半个小时去学校附近的早餐一条街解决。
程韫双嘴挑,本着“有人排队的店一定好吃”
的原则,在校门口来回溜达了一圈后,一脚踏进了熙熙攘攘的海晏楼。
她第一次来,比照店内的招牌,保守地点了一碗小馄饨和一杯甜豆浆,付完钱拎着号码牌在大堂转了几转,才在角落的一张方桌找到了空位。
四四方方的红漆木桌两面靠墙,程韫双支着下巴等餐,余光瞥见斜前侧的“小同桌”
,似乎穿着一中的校服。
少年身形单薄,拘谨地捏着衣摆坐在长条板凳上,面前堆着几只空碗和蒸笼。
程韫双粗略数了数,对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的饭量认知格局,一下就打开了,暗叹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随后,她意识到自己盯着人家看的行为有些不妥,恰好馄饨端了上来,她抽出汤匙,专心致志地探索起海晏楼的早点。
十多分钟后,程韫双放下勺子,端着豆浆站起身。离开前,她看了一眼“小同桌”
,人还在原位,空碗倒是没再多了。
好像有点奇怪,他是在等什么?还是在消食?
程韫双摇摇头,压下心底莫名的好奇。
之后几天,她把海晏楼的招牌尝了个遍,并最终敲定了一套固定的早餐配方,打算一直吃到阿姨回来。
期间还和“小同桌”
拼了两次桌,少年照旧孤零零地坐着,面朝空碗发呆。
程韫双对此习以为常,最初的那点好奇完全散了,直到一周后轮到国际班值勤,她不得不把出门时间再往前调了一刻钟。
到达海晏楼比往常都早,人却不见少,点餐的队伍从服务台排到了门外街上。
程韫双站在人群中,等了好一会儿没见队伍挪动,眺眼一看,发现原来是卡在了结账的地方,卡住的人她约莫认识,正是“小同桌”
。
听说是手机掉了,没法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