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有一处僻静之所,这里依山傍水,寻常百姓,压根进不得这个地方。
在山间的垭口处,再至河边,都有守卫守着。这些守卫,清一色的布甲长枪。在这太平的时候,守卫们坐在山间河边,十分慵懒。
官道上,一行三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往这边走。
守卫打头的那个,眯着眼睛,用手挡住太阳,“那边的,这里可不准再进了。”
骑在马上的是徐允恭,他到的这片地方,是开国公常家的私田。每年有大量的进项,从这里进开国公常家。
徐允恭握紧缰绳,“好小子,敢拦你爷爷我的马。”
守卫头子听的声音熟悉,拍拍屁股从河滩上站起来,再去细看,“哎哟,大人,咋是您来了。”
赶紧的一路小跑过去,守卫头子递上水壶,“大人,自打您进宫当差。兄弟几个,托您送到了这儿。每日清闲,都可盼着哪天再见着您呢。”
这些守卫,曾经都是大都督府的将士。
跟着徐达、常遇春两个开国功臣南征北战,不少都落下了伤残。退下来之后,替魏国公徐家、开国公常家,看守着私田。
而徐允恭曾在大都督府做过都护府断事官,因此和这些人也是十分的熟稔。
“大人今日此来?”
徐允恭竖起马鞭,指着山上一处人家,“我是奉命来请人的。”
顺着方向看过去,头子明显的一愣,“大人说的,可是那董伦。”
他有些不敢相信,董伦自从洪武七年到京城之后,就鲜有人过问。除了偶尔有常家的人,送些酒肉过来。
做了常家的佃农,董伦的日子过得也有些紧巴巴。
昔日大儒,落得如此光景,只因他是前元的旧臣。又因与刘基为伍,受得李善长的打压。
“不错,带路。”
头子牵起马绳,目光瞥向旁边的王八荣。太监打扮,却能跟着徐允恭出宫,看出来头不小。
“瞅啥瞅,这是三爷身边的人。”
徐允恭笑骂一句。
对于这些当兵的人来说,对“三爷”
这个称呼,有着天然的亲近。
他是常遇春手底下的人,而朱允熥的生母太子妃常氏,又是常家的大小姐。其中的亲近与否,也可以通过日常的称呼来看出。
他们称朱允炆为二殿下,对朱雄英和朱允熥则是称为大爷、三爷。
打头的赶紧行礼,“王公公,小的平常闲散惯了,没那么多规矩。不便的地方,还请恕罪。”
穿过一处木桥,便是董伦的小院子。
董伦正在院子里打理菜地,看到有人来了,也只是抬头看一眼,就又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诶,董老头,这位是魏国公徐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