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伴伴这一辈子,所见识过的人太多太多了,早已经将心性磨炼得炉火纯青。
便是这么个不易察觉的小细节,但凡留意上了,便能得到莫大的好处!
是以,在引导湘王朱柏前往御书房的时候,吴伴伴表现得格外热情,殷勤备至。
沿途不断攀谈,更是有意无意地透露了少许口风,让朱柏对于接下来要面对的事儿,多了几分心理准备。
来到御书房里。
此时,朱元璋仍旧低头处理着奏折。
吴伴伴上前请礼:“陛下,湘王殿下到了。”
“唔。”
朱元璋点点头,将手上的奏折快批阅完毕,这才抬起头来。
经过荆州城的洗礼过后,此时的老十二早已经洗尽铅华,褪去了当初还身为皇子时候的稚嫩,多了几分藩王的威严。
尤其那双眼睛,沉稳有神,光芒内敛。
他像是一柄无往不利的长剑,平素却被深藏在了朴实无华的剑鞘之中。
这正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
他对着朱柏微微颔:“来啦?”
“是!儿臣见过父皇!”
朱柏上前行礼,却被朱元璋挥手制止了。
“行了行了,莫要跟咱多礼。来!老十二,你来看看这个。”
说完,他便将方才儒家领呈上来的奏折,递到了朱柏的手里。
朱柏双手接过奏折,展开,认真研读起来。
不多时,他便有了大致的理解。
对于眼下的情况,沉吟片刻之后,朱柏这才缓缓说道。
“启禀父皇,此事倒是有些棘手。”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可不,这些酸儒,还是吃得太饱了。要咱说,当初那汉武帝刘彻,就不该整什么独尊儒术,搞得儒家的弟子们一个个走路都拿鼻孔瞧人了。”
“现在的情况,是儒家积重难返,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展,儒家的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想要让他们做出改变,那可难了。”
听了儿子朱柏的这番话,朱元璋也只得叹了口气。
而今的情况,朝廷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官员,都是儒家学子。
在地方上,负责大小事务的官员中,儒家学子的占比,还要更重一些。
诚然,儒家的学说治理国家,的确是相当顺手。
但也仅仅只能说是顺手而已了。
农田水利、播种垦地,需要的不是之乎者也,而是实打实的农家学说。
行军打仗、保家卫国,需要的同样也不是腐儒,而是兵家学说,排兵布阵。
制定法律、规范行为,需要的也不是儒家圣贤,而是要法家的刚正不阿、法不容情。
……
如此种种,具体到每一处的细节方面,儒家的思想都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措施、策略。
反倒是在服务统治阶级、强化帝王权力这些方面,儒家的学说才能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朱柏将上述观点,辅以自己的话术,同朱元璋讲了出来。
“以上种种,说明诸子百家,其实各行其道,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