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冉的眸色逐渐变得阴暗,“你和姬于早有联系,今日大王召见了你我,你却在阳华殿的必经之路上作停留,你想让我看见。”
“你想以退为进,舍弃姬于来保全自己。”
“我都知道。”
姬蘅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子冉,一直到她推测完,也没有半句解释。
“你为什么不说话?”
子冉质问道,“为什么那样的不在乎。”
“疑心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也无法湮灭。”
姬蘅回道,“我还有什么好解释的呢。”
“你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她又道,“夜深了,中宫今夜就不留宿云中君了。”
子冉呆愣在石阶下,眼里的愤怒逐渐变成失望,最终成为绝望,“我明白了。”
殿门被缓缓关闭上,殿内透出的光逐渐变得狭窄,直至彻底消失。
子冉独自立于庭前,她看着紧闭的大门,看着殿内逐渐熄灭的灯火,于是转身离开。
她失魂落魄的走出了中宫,眼里充满了怨念,却发现门口还候着几个寺人。
“长公子。”
他们将头埋得低低的。
但是子冉却好像看不见,听不见一般的离开了。
几人抬起脑袋,中宫的殿庭并不大,他们守在门口,将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王后与长公子这是怎么了,昨夜还好好的,不但一起喝了酒,还一同赏了雪。”
“谁知道呢,长公子大半夜的过来发疯,王后当然不高兴了。”
“是因为辛相殁了吧。”
“那和咱们王后有什么关系。”
“听说辛相与王后不和,不过谁知道呢,这前廷内宫隔着高墙,八竿子打不着的。”
“曹掌侍。”
几人见到曹氏纷纷闭上了嘴。
曹氏踏入中宫,“王后。”
“曹掌侍半夜来访,必是有重事吧。”
姬蘅坐在铜镜前说道。
“适才小人在阳华殿前撞见了大王的贴身近侍。”
曹氏低头回道,“大王派他去了大宗伯子呈的府邸。”
“大宗伯?”
姬蘅抬起头。
“燕效仿周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大宗伯为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与典礼,由宗室年长有声望者担任,大宗伯子呈,是先王之弟。”
曹氏回道。
姬蘅仔细思索了片刻,“自古以来,王权与宗室总是对立的,君主若忽然召见宗伯,一般都是关乎传承,遗诏或立嗣。”
“立嗣之事,大王从来都是独断。”
曹氏说道。
“你去往之时,我刚从阳华殿回来,想来是关于遗诏了。”
姬蘅推断道。
曹氏颇为震惊的看着姬蘅,“仅凭一个动作,王后便知道这是遗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