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生在世家大族、从小娇生惯养的少主们,哪能受得了这般委屈……不是说你哈周大人,是说那些个……招进来的人吧,没练两天便闹着要回去。最主要吧,我觉得还是练好一身武艺,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为啥没用呢?这周大人肯定也知道……”
“命官分文武两班,文臣可统军,武将不可参政事。在军中,同级武将也要受文臣节制,不过……文武两道本就是个虚名,武人习辞赋、经论,也可入朝为文臣,一般都没分那么清……”
周舜卿原本便只是个边军小武官,而后因大伯去世,而接受荫补
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一般是用来照顾士大夫阶级,为其提供相应的官职。
,入朝为太常寺少卿,从武转文,也没那么难。
“这话不假,但若要为高官,是不是得考取功名?”
钱焘问。
“是。”
“那为何不从一开始就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何必还要习武呢?”
这不是考不上功名嘛!
周舜卿把话压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
“后来仁宗皇帝便不招贵戚子弟,改从前后两省招人。”
“前后省?”
周舜卿如此问,并非因为他不知前后省是什么。
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宫里人习惯称之为前后省。
两省都是宦官任主官,掌管宫中大小巨细事务,从官家、妃嫔的仪架、衣物、药石,到各个殿、阁的清扫,都归两省统管。
内侍省主管皇城内的大殿,为前省;入内内侍省主管后宫寝殿,为后省。
他本以为,仁宗皇帝会从边关蛮人村寨择精勇习武,没想到他要从宦官阉人中挑选。
本朝宦官统兵作战并非少数,其中优异者也不胜枚举,但周舜卿认为,他们只因自身为官家的眼线而统军,而非因为勇武。
“对,但是吧……一点儿年纪就进宫,伺候这个伺候那个的,喘气都不敢大声,哪有习武的劲头呀,于是仁宗皇帝又改了一辙,招前后省宦官的养子。”
“后来……成了吗?”
周舜卿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想知道钱焘和郝随是什么关系,但一跟钱焘聊起来,慢慢就会忘了一开始想要聊啥。
不过算了,郝随这会儿多半也让行尸给分着吃了,这会儿钱焘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就顺着他说吧。
“当然成了,我说个名儿,你就知道了……王中正。”
“泾原路签书经略司事王大人?”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