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宾主坐下,太监奉上茶水。
“弘农地小,拿不出来好东西招待,元直勿怪。”
“陛下天恩,庶有愧。”
“元直勿需拘谨。”
刘辩叹了口气,神色黯然的说道:“朕愧对大汉祖宗,愧对天下百姓啊!”
“朝纲混乱并非陛下之过,在庶看来,不论是黄巾之乱还是董卓兵祸,其根源皆在于世家尾大,掏空了朝廷,也掏空了百姓。世家扶持豪强,豪强窥视神器,自灵帝以来,朝廷日渐势弱,矛盾爆发已是必然。”
徐庶的话说的尖锐而直接。
他之所以在刘辩面前如此直接大论朝廷是非,尤其还是直接点出汉灵帝,也就是刘辩父皇的过错,一方面是被刘辩态度所感染不吐不快,另一方面也是存着试探的心思。
此时的大汉已经到了病入膏肓,到了不得不破而后立的地步,若刘辩因他的言论而不喜,那他必然会掉头离开。
一个不能直面矛盾根源的天子,怎么可能在当下糜烂的局势里力挽狂澜?
“元直所言非虚,只可叹朕势单力薄,不能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略天下。只是可惜了吾大汉天下锦绣河山,可怜了吾大汉子民身处水深火热。”
“陛下当真如此认为?”
“绝无虚言。”
“徐庶拜见陛下,愿为拯救大汉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看到徐庶终于决心拜自已为主,刘辩大喜。
此时再看徐庶的信息,忠诚度果然变成了死忠。
徐庶正式认主,二人谈话又亲近了许多,从当前天下局势,到刘辩目前的处境,再到如何谋划天下。
二人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刘辩因为得了如此良臣而欣喜,徐庶也因为遇到如此明主而庆幸。
“陛下,臣以为,当下最重要的是昭告天下,占据大义,只要大义在陛下,天下人才必然蜂拥来投,天下归心,以大义而讨伐不臣,必事半功倍。”
“如何占据大义?”
“陛下乃先帝传位的正式大汉天子,那刘协不过是董卓所立,是伪帝。若陛下果真如董卓谋划,被害了性命,伪帝自然成了真帝。好在陛下洪福齐天,现只要陛下传旨天下,废除刘协伪帝帝位,号令大汉忠良讨伐董卓,陛下必然重新被世人认定为正统。”
“只是各路诸侯未必会这么想。”
“陛下所虑乃是天下诸侯各存野心,然不管是陛下还是伪帝,只要刘氏正统血脉不绝,诸侯们想要更进一步都还必须要依靠皇室认可。真因如此,陛下何不舍小利而取大义?”
“元直是说给各路诸侯封赏?”
“陛下圣明。”
“朕不是舍不得封赏,是怕尾大不掉,苦得还是天下百姓。”
“陛下勿需多虑,只要大义在陛下,陛下励精图治,这些诸侯即便再强也是无根之萍,待到陛下天兵一到,自然土崩瓦解。”
刘辩沉思了一会,终于做出了决定。
“就依元直。”
“元直,现朝纲未立,朕就暂时封元直为军师,暂领弘农郡太守一职。待收复洛阳后再行正式官阶封赏。”
“多谢陛下。”
“刚刚元直所言封赏各路诸侯的事宜,也就一并拜托先生了。”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