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燕昭默念着这两句话。
“是啊,虽然是随我的心思来判断,但只有我才知道,什么时候最合适饮茶,什么时候,又适合饮酒。我从小在茶罐子里面泡大,什么人适合喝什么茶,我都知道。”
顾启挺了挺胸,十二分的骄傲。
谢风华为他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顾启真棒!”
她又失落了。“我也是从小喝茶,怎么没学到你这些门道?可见还是天赋不一样啊。”
不理谢风华的长吁短叹,顾启微微一笑,自去添燕昭的茶水。
猛然间燕昭立起了身,眸子瞪得发亮。“对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哎该死,我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燕昭猛的一拍头。他这时觉得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实在太罗嗦了,明明可以如此简洁。
燕昭看着一脸迷茫的顾启,神色更有些肃然。
“顾启,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与农事是一个道理,因时制宜,只有相应的节气,才可以做相应的农事,错过了几天甚至一天,就会影响到农田。而因地制宜更是如此,南北这样不同,如何可以一概而论呢。”
谢风华张大了嘴。
而顾启笑意盈在面上,又说道:“王爷厚赞了,这不过是我从煮茶中悟出的一些道理,若是今天可以帮助王爷,那真是我的大功劳。”
说罢,他又矮下身去,继续看他的茶叶去了。
燕昭抿了抿唇。谢风华悠然搭着手,她本来还想故意撮合这两人,没想燕昭自己送上门来。只听噗嗤一笑,燕昭疑惑的望去:“你笑什么?”
谢风华笑得更舒畅了。“笑你个呆子,你知不知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句话?说的就是你这个傻子。”
“顾启小时家境不好,却因天资聪颖,得到过崔大儒亲手指导。如今他仍然家贫,所以还在这茶寮煮茶谋生,崔大儒虽闭门不见客,但曾经的学生何来是客?当然是好生招待的啦。”
谢风华话间十分轻快。
燕昭猛然醒悟,他差点去拉顾启的衣角。但他又停住了,若他听了顾启的来历,就要立时招揽他,恐怕也让顾启看他不起,这样功利的事情他不会做。
“天色不早,我送你回去?”
燕昭急匆匆的吞下茶,就赶着要走。
谢风华闻言面色微红,瞥了嘴,才道:“我才不要你送,我自己没马?”
“那我陪你走一段路。到城门就不送了,可以了吧。”
燕昭唇角一抹玩味的笑。谢风华没想到他如此大胆,心里暗叹不管前世今生,自己大概都小瞧了燕昭了。
两人还是缓步策马,徐徐在乡间小境走着。身后司箴和拂云张了大嘴,一路跟着,默默无言。
“你为什么刚刚,不叫住顾启?你觉得他不好吗?”
谢风华实在好奇。
“顾启很好,他学问一定做的不错,又有天赋,所以崔大儒才会教导他。”
燕昭解释的仔细。“但我不能现在叫住他。我以什么身份,什么理由叫住他呢?难道亮出我王爷的身份,就管用了吗?”
后头半句燕昭没再说了,就连女帝谢照多次亲临草庐,崔大儒都不曾开门,更别提那些华丽的赋,由朝堂上最有学问的人书写了,洋洋洒洒的一长篇,照样给崔大儒丢在门外头,当作废纸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