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忿忿的文人道。
“错了,这命令虽然是皇上下的,却不是皇上自愿下的。听说受了窦太后的逼迫。你说这皇帝家的事,怎么这么让人看不懂呢。母亲居然让儿子杀掉他的恩师。”
“窦太后怎么说都是皇上的母亲,不论她做什么决定,出发点肯定是为了皇上好。”
一个妇人牵着小儿子道。
我们挤到方台最前边。
“晁错,你还有什么话对皇上说吗。”
执行斩刑的官员问。
晁错仰望天空,一言不发。
那官员叹了口气,背过身去:“斩!”
鼓声嗡嗡的响起,四个力士松开绳索,铡刀沿着铁架的凹陷,发出金石之音,沉重的落下。
我赶紧勾过身到阿娇旁边,捂住她的眼睛。
一片殷红从晁错腰畔涌出,染透半个方台。
我感到异样,低头看去,一滴鲜血溅在我捂着阿娇眼睛的手背上。
艳丽夺目。
尔后,所有的事似乎都随着晁错的死好转起来。
听说新任将军打了为首的吴王一个措手不及;听说梁国被围,但梁王坚守不屈;听说诸王节节败退,吴王无奈自尽;又过了不久,大汉迎来了全面的胜利。
温泉
诛晁错清君侧本来就只是个幌子。
晁错之死,并没有阻止七国造反的脚步。
然而看似势不可挡的叛军,在周亚夫和窦婴两位将军率领的大军铁骑之下,仅仅坚持了两个月,便宣告溃败。
七国军队土崩瓦解,藩王与其妻子儿女,为保留体面,纷纷自尽。
我突然觉得,晁错当初的建议,似乎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傻。
既然藩王的反军只是一伙弱小的乌合之众,那么只要挑选好副将,景帝御驾亲征未必不能胜利,接下去,削藩是水到渠成的事。
何至于像今天,仗打了,还打胜了。然而晁错的悲剧下场作为前车之鉴,令削藩之事,无一个人敢再提起。
本该成为最大获益者的景帝师生两人,一个身死族灭,一个被母亲和大臣迫着亲手弑师。
四月,出征的将军回京,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窦太后再度提提议立梁王为储君。
一件事不论有多么荒谬,说的多了,便会有人当真。
去年冬天窦太后在宴会上第一次提起的时候,梁王并未对皇位产生任何妄想。
但这次梁王帮助景帝打赢了内乱,再度听到窦太后提起,难免真的有些心动起来。
从梁王的角度想,他在此战中,奋力杀敌,充当诱饵,也算劳苦功高。若没有他相助,景帝会死于内乱也说不定。既然他对皇兄有如此大的恩惠,立他为储君,似乎也不为过吧。
再说大汉是刘家天下,他和景帝都是刘氏子弟,哥哥做完了皇帝,弟弟继续做,弟弟做完了,让给侄子做,算到最后,天下还不是刘家的。
梁王和窦太后都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于是梁王喜滋滋的来到长安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