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几个应了一声,便都专心致志的等着开锅。
柴火噼噼啪啪炸开的火星子,听着外边北风仍旧有些呼呼的吹着,能吃上一顿纯羊肉,简直美极了。
“大鹅,你去弄点蒜泥来。”
赵大鹅直摇头:“大姐,你不懂。这玩意,原味才好吃。放了蒜泥,我还吃啥羊肉呀,那就没有羊肉味了。”
“就你事多,我去。”
周春文气鼓鼓的。
周春红干活的话,周春文嫌弃她有点不注意卫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有点埋汰。赵大鹅呢,那是支使一下,就不愣头,反正就是不去。
周春文就去剥蒜,赵大鹅慢吞吞的走过去,拿过来自己剥蒜:“真不是我不爱好。我觉得,蒜瓣就最好吃。”
“行呗。反正多数都是你吃。”
“大姐真好。”
“少溜须拍马,剥完蒜,你烧火去。”
周春文说道。
周春文又在锅边贴了几个饼子,玉米饼子。当做主食吃。
赵大鹅早饭就这么吃的饱饱的,羊排估计她吃了有一斤多。吃饱喝足,赵大鹅出了门。去东台子村的小学校看看……
“奶奶的,过段日子,我还特么得上学。别的不说,上辈子最烦的就是上学。成天考试,没得休息不说。几个老师轮番折腾我。”
不过这会是寒假呢,学校也没有人。
院子很大,赵大鹅溜进去,从学校瓦房的房顶上,撕下来一层油毡纸。
这玩意后世已经绝迹了,不过这会还有。
赵大鹅琢磨一宿,自己盖那个房子的房顶咋整。后来就想到学校盖的那么简陋,也没有漏雨。就想起来了,这里边放了油毡纸。
这玩意可比塑料布结实多了。
自己盖的那个棚子,就是塑料布弄的。动不动就破个口子,整天需要处理。
油毡纸的话,就好很多。
但是后院弄水,需要采光更好。
前边准备盖的这个房子呢,主打一个便宜结实耐用。那房顶用油毡纸避水,是最好的。
赵大鹅撕下来一块,转身就跑。
过了一会儿,去后院找到正在干活的祥子。
赵大鹅把油毡纸交给祥子:“祥子,你今个去县城。给我整回来一捆油毡纸。就要这么厚的。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你先垫上,回头我给你。”
祥子直接答应了。
赵大鹅又溜达到村东头那个石头碾子那边,碾子和磨,赵大鹅也分不太清楚。
碾子好像就是一个石头很大的,椭圆形的。中间有个凹槽……
至于石磨,倒是极为普遍。
这个碾子,基本上家家都有。
这个时代不是什么稀罕物。
以前皇宫还有呢,大户人家,那是每家必备。甚至什么皇后娘娘一类的,她也得没事推推碾子,要不吃啥喝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