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春闭了闭眼,深深看了两人一眼,什么都没说,掀了帘子出去了。
“探儿……”
赵姨娘想要追出去,却被贾环一把给拉住了。
她又是后悔又是着急,被贾环拦着也出不去,只得捏着帕子坐在塌边,小声的呜咽了起来。
“娘莫要唤她,她既做得出,我们又如何说不得,如今就任由她去讨好太太,等到什么时候碰了钉子,才知道谁才是真心为了她好。”
贾环抬眸看向窗外,见探春已经带了侍书出了院子,又气又恼的对赵姨娘道。
再说探春,这会儿也已经出了荣禧堂,朝着荣庆堂后面自己的院子走了过去。
她的步子已经慢了下来,看上去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脸上的笑容疏朗大气,遇上了从贾母房中出来的宝玉和黛玉,也是笑语晏晏,应对得宜。
“林妹妹,你这诗赋心得写得颇为精妙,我回去就开始抄录体会,过些日子再送还给你。”
三人往前又走了一会儿,眼见着到了黛玉的院子,宝玉晃了晃手里的手抄本,笑着对黛玉道。
虽说他如今也算预备秀才,但是就像文先生之前所说,他这个当代大儒的关门弟子,怎么也不好给先生脸上抹黑。
县试他是常挥,在接下来的府试就算是拿不了府案,至少也得前十名。
那些《四书》《五经》的八股文,有着文先生的精心教导,加上他前的认知和见解,只要掌握了写法和应用,注意一些避讳和用词,他觉得为还是不打的。
他的短板就是诗赋,毕竟议论文和歌功颂德的文章种花国常见,诗赋却已经临近湮灭了。
更何况这会儿他手里拿的可是黛玉对于诗赋的心得和体会,这位“心较比干多一窍”
的绛珠仙子在诗词上的成就可是鲜有人及。
“能用得上就好,我还怕会带歪了你。”
黛玉又看了探春一眼,眸中闪过担忧。
“哪儿会,县试如果没有妹妹的指点,别说县案了,夫子能不能允许我参加考试都是问题。”
宝玉朝她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可要把三妹妹送回去。”
黛玉见他心中有数,心里也微微放下,又和探春说了几句,就带着紫鹃进了院子。
她到底是客,从碧纱橱中搬出来之后,贾母给她单独分了一个院子,离三春的院子极近,两个院子还可以通过月亮门来往。
不过这会儿有些晚了,月亮门已经关上了,守门的婆子也不知道去哪里躲懒去了,想要回三春的院子就需要绕路,不算远,大概也就一百米不到的样子。
“宝二哥不必送我,这会儿月色正好,离得又近。”
见宝玉继续往前走,像是要送她的样子,探春忙笑着说道。
“不想笑就别笑,莫不是往日里说把我当哥哥是哄我不成。”
宝玉瞥她一眼,丢下一句话,继续朝前走去。
“……”
探春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紧走两步,低着头跟在宝玉身后。
宝玉却没有带着她回三春所住的院子,而是拐了个弯,又走了十几米,在一处游廊停了下来。
这里再往后不远就是贾母的私库,因着有些忌讳,除了守夜的仆从,其他丫鬟婆子都很少过来,免得沾惹了事端,四处又通透,不担心有人偷听,是个说话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