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枫阳城,终于近在咫尺了。
城门口当值的差役很容易就给她们放行了,即使元毅不是知县了,可刘班头还在县衙,并且衙门大多数人都认识林蕙。
新任知县还特意叮嘱过下面人,不可为难林家人,特别是林蕙。
一个人能得两任知县赏识,衙门里的人都是感到不可思议的。
至于为什么,则是当初林蕙无论是建善堂,还是水祸灾民那次,元毅都用账薄一笔笔的记好。
善堂是用县衙的名义修建的,元毅记好收支无可厚非。
好在现任知县,也是一个钦佩有义之士的父母官,对民生有贡献之人,无论对方什么身份,他都会敬重。
近乡情怯,林蕙心里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
“刘叔!”
还没到家,林蕙第一个看到的人是刘班头。
“蕙蕙。”
太好了,你们都平安回来了!
“刘叔。”
元毅也跟着道。
“元…贤侄。”
差点忘了元毅现在应该已经没有官职了。
元毅并不在意这事,也不惧怕回枫阳县,他当初来枫阳县本就是为了林蕙。
“快回家吧,让你娘高兴高兴,我也要不了一会就回来了。”
刘班头催促道。
“哎,好。”
在城中,车还没有人走得快,约莫两刻钟,才终于到家。
“娘。”
屋里的何氏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蕙蕙吗?
几乎是飞奔出来的。
扑通一声,林蕙重重的给她跪下了,“女儿不孝,让娘担心了。”
未语泪先流,何氏久久说不出话。
“婶子。”
元毅也郑重的给何氏跪下了,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但今日,给何氏这一跪,是应该的。
元朗和柳姨娘也没有意见,何氏确实当得起儿子这一跪。
落难见人心,跪她在自家遭难时,没有断了来往,跪下她林蕙上京时没有阻拦的高义。
“好…好孩子,快起来。”
何氏说话都磕巴了。
“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