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汉的公主从来不是好欺负的,别的人就不说了,馆陶大长公主在当年时就深得汉文帝刘恒的喜爱。那么多年来,馆陶大长公主在朝堂上如何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人人都懂得,人人也都知道。
到了平阳长公主,这一位相对馆陶大长公主是要安分一些,世人也都知道,她在刘彻心里的位置是相当的高。
可是,不管哪一个公主也没有刘彻这样的。让一个公主写诏书,写诏书啊!
如果不是他们十分肯定确定刘彻极其厌烦女人干政,他们都要怀疑刘彻是不是准备把刘挽培养成一个将来能够进朝堂的公主了。
对对对,刘彻最讨厌女人干政,一个去世的太皇太后窦猗房,一个尚在人世的太后王娡,想当年刘彻有多想从她们的手里抢回政权,怎么可能会再培养出一个又来干政的女人。
一个个臣子思考着刘彻的种种行为,以此猜度刘彻的心思,想着不管眼下刘彻让刘挽干什么,或许,可能,单纯就是让她玩一玩。绝没有其他的意思对吧。
不过,他们是不是忘记区别呢?
窦猗房和王娡为刘彻所厌恶,是因为她们要夺刘彻的权,刘挽是吗?
【作者有话说】
我又悄咪咪来加更了
第107章科技改变生活
一时半会,没有人想到其中的区别,他们只是觉得刘彻兴许就是想让刘挽知难而退,因此才会想出让刘挽拟诏的法子好让她知难而退。
没事没事,诏书格式也不是谁都会,否则何至于人人都得花时间学。
但是,须知刘挽没满周岁就日常跟在刘彻身边,要说她见识最多的莫过于奏本和诏书了。
格式这种东西,总结到位那不是信手拈来的事。
都不用怎么构思,刘挽的诏书是写给大多数的普通人看的,因此就写得简单直白,但又不会越礼。
等刘挽落笔,双手将诏书送到刘彻面前,刘彻诧异的问:“这么快?”
“又不需要歌功颂德。”
刘挽一句话道来,引得刘彻挑挑眉头,他当然不会忘记刘挽曾经说过大汉臣子的奏本前缀太多,都是在歌颂刘彻,大汉。正经的事就那么两句话,偏让人先看一长遍小作文,何其累。
行,到刘挽写诏书,她是越简单越好。
刘彻也不管,各有所爱,刘彻就乐意听人歌颂他,歌颂大汉。
打开刘挽递过来的锦帛,刘彻瞧完之后,没有任何波动的道:“拿下去,通发全国。”
刘挽立刻眉开眼笑,“谢父皇。”
不是,这结果和他们想的不一样的呢。
刘彻是不是忘记自己的初衷了,他难道不应该想想怎么才能让刘挽打消念头?从此再也别生出征召天下异才的想法?
“朕从来不是无信之人。”
刘彻看透一干臣子们的想法,解释一句。
一群臣子的目光就那样落在刘彻递出去的诏书上,刘挽的诏书写得还行?
等他们看到内容后,不得不承认,何止是还行。
前缀是肯定刘彻先前的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歌颂此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之后又开始铺垫,道明天下之才多藏于民间,今有墨家研究出改进马具之人,于国有功,朝廷给予肯定和奖赏。由此,刘彻思征天下之才,凡能够做出利于民生,利于国之物,皆可上呈各府县衙,送往长安,由朝廷定论是否真正的益。上呈者,由官府护送入京,一应住宿都由朝廷负责。
“钱由你出。”
刘彻让人颁下诏书后,不忘冲刘挽补上一句,好让刘挽知道,刘挽想干的事,在没有让刘彻看到利益之前,钱都由刘挽出。
从前的刘挽觉得资本家已经够狠的了,可看看眼前的亲爹,看看这位皇帝爹,周扒皮都没他能扒。
于刘挽而言,她为什么要挣钱?不就是为了经济独立,以此可以支持她去做很多在刘彻甚至天下人看来都属于天马行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