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爷就咬牙切齿的怒喝一声:
“不可以,你们想也别想,只要我和你妈还在,你们就别想把我清娃给卖了。”
前几年之所以闹分家,就是这不争气的大儿子大儿媳不知从哪找来的下家,计划着要把老二家的清娃弄出去给人当童养媳。
那家的儿子其实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是个智商只有七八岁的瘸子。
买童养媳回去,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等老两口知道这事,心都凉了,
他们清娃才多大啊,也怎么也想不通,这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老大一家怎么就这么狠心呢。
于是,干脆利落的找族中长辈和村长给他们两家分了家。
可老两口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老大两口子居然还在打着这个主意。
心里也深深的后怕起来,
现在他们老两口还在,这老大一家就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想着这些事,若是他们不在了,那清娃岂不是任老大一家处置了?
那家儿子只有几岁的智力,如果清娃到了他家,能不能成事或者是跟谁成事还说不定呢,
毕竟为了传宗接代,公媳扒灰这事在其他村里可不少见。
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二唯一的血脉被老大一家给毁了。
中年妇女不屑的撇撇嘴:
“那可是个好去处,人家家里这两年家境好起来了,聘礼愿意多给五百,爹,那可是五百块钱啊,加上之前许诺的,在村里可以起几间青砖大瓦房了,咱家的土胚房现在都裂开缝漏风了,有了那笔钱,起了新房后再给狗娃说个媳妇,多美的事啊。”
别看她老炫耀自己儿子狗娃读书多厉害多厉害的,其实厉不厉害也是她说了算,狗娃年纪比清娃还要大,人家清娃早就已经考到公社读初中去了,
狗娃还在村里继续读小学呢,
原因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课期间不是上山抓野鸡就是下河摸田螺,哪有心思学习。
就是中年妇女不乐意看自己儿子被老二家的赔钱货比下去,才一直逼着考不上初中的儿子继续复读着小学。
其实她心里明白得很,自己儿子不是那读书的料。
而那家聘礼之所以愿意多给,是因为听说清娃这女娃读书读得好,顺利考上了初中,自己家儿子智商不行,就娶个脑袋瓜子好的回去改善一下种子,生个聪明点的孙子。
不像以前只是单纯的想买回去一个女娃给家里传宗接代了。
一旁的老太太呸的一声,气得直呼中年妇女的名字,
“赖桂芬,你想也不要想这事。”
中年妇女,也就是赖桂芬,她不以为然的撇撇嘴,
这话她本来是不准备现在说出来的,眼看这老两口身子骨越来越差,他们还准备等这俩个老不死的两腿一蹬,他们后脚就把清娃送到那家去呢。
要不是赶上这特殊情况,他们才不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呢。
老太太气得直捂胸口,
“老大,你也不管管你媳妇,还是你也是这么想的,清娃可是你亲侄女,你这样做,就不怕老二夜里来寻你!”
这么多年过去了,
虽然老大一家对自己和老伴不闻不问,但至少没再打那龌龊的主意,
老两口还以为是这两口子良心现了。
怎知,人家心里憋着坏呢。
中年男人眼神闪躲,
“娘,那真是个好去处,清娃去了那,会过上好日子的。”
老两口这心里啊,是凉了个彻底……
老大爷看了自己老伴一眼,老两口互相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也下定了决心,
“阿丑啊,你再回去跑一趟,跟那刘同志说,赔偿那事,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找谁,我们老两口不管了,也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