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改卷,就有主观意志,一篇文章好不好,考官的主官印象极为重要。
如果经义的理念得到主考官的认可,中举的事便十拿九稳,如果正好与主考官的理念相左,那文章既是写的花团锦簇,也是落卷、落榜。
孟行先不急落。
这次主持乡试的是朝廷派下来的大员,自来南阳郡就深居简出,免了一切人情来往,从不参加任何线下活动。
做出态度,表明为国取士,以此避嫌。
但消息灵通之辈,早就知道其身份,便能根据其过往、文章、喜好,来判断他的理念,以此投其所好。
朝廷既派这个人下来,其实也代表着目前朝廷的风向。
如孟行这般寒门弟子,蝼蚁一般的底层,本来是没有这样消息渠道的,科举考试好似蒙着头撞大运,有实力的部分,运气的成分也很大。
孟行在中元宴以及百家宴上的活跃,终于也是有了回报。
昨日百花宴后便不同了,老郡守已暗中派人告知孟行今科主考官是何人。
要说再多,也是没有的。
老郡守只是提点、投资,又不是帮儿子上岸,能提点已经很不错。
不过仅此一消息,就价值千金。
科举取士,可从来不仅仅是读书写文章这么简单。
还要关心时事,关注朝廷动向。
孟行不急落,靠在椅之上闭目沉思,给人一种睡过去的感觉。
他想到早先南阳郡守告知的主考官来历。
此人是赵国中书侍郎吴林,字中易,清河郡人士。
“系统,调阅赵国中书侍郎吴林吴中易所有文章。”
“正在查阅……”
一篇篇文章出现在孟行脑海之中,小到吴林平日随,参加聚会的诗作,大到此人当年科举三试的所有卷子。
孟行一目十行,重点关注吴林近三年以来所有落文字、朝廷奏章内容来了解此人政见。
没过多久,他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此人是清河党,是主张“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的一派。
赵国君即位三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老交替,而清河党已在朝廷之中占据不少席位,可见君也是人有着气象。
孟行心中已经有数。
再看“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每个人看待见解不同,有的认为这是大智若愚,有的认为是明哲保身。
而孟行认为,邦有道则知,这里的有道,极其狭隘,仅仅指自己才能被诸侯国国君重视,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借国君之力被实现,无论是富国还是变法,只是一种士为知己报恩的情结,并未有家国天下的高度和情怀。
在分封制时代,一级只效忠一级,也就是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国君,邦有道的道从何而来呢?
在他前世的春秋末期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魏国培养了大批的知识分子,称士,但是这些士中很多都投奔了敌国,并最终反过来攻打培养自己的国家。
比较有名的魏国将军吴起,是和战神白起齐名的将军,离魏赴楚,并反过来重创魏国;商鞅,离魏赴秦,一样反过来攻打魏国。
一个士,被国君重用,思想和理念被诸侯认可,那这个诸侯国就是有道的邦国,这是道吗?……
一个士,被国君重用,思想和理念被诸侯认可,那这个诸侯国就是有道的邦国,这是道吗?
邦无道则愚,在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装疯卖傻,躲避灾难,不能说不对,但绝对不是什么道,这和普通人或者说小人没有什么区别,趋利避害,人的本性而已,不值得夸耀。
格局太小者,不足以称之为道,没有为之献身必要的不足以为之道,只不过是谋取名利的口号而已。
孟行的见解,其实与清河党的政见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不过他认为人治完全不能解决朝廷积弊端,所谓“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不过是一次次的循环罢了。
相比人治,孟行宁愿相信冰冷的、没有感情的系统来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孟行有时候也在想,或许这就是系统选择他的原因,但是这个聊天系统,又是谁创造的呢?
孟行摇摇头,不再多想,此时距离进入考场已过了半天,别的秀才已经草稿都打了好几篇了。
既然知道吴林的偏向和立场,那么所作文章根据这一点来作即可。
孟行整理思路,既是振兴吏治……他也不反对,虽不能根治,但缓解也是好的,故此,应该也能算一种政见相同?
到了这时,孟行仍旧还未动,他再次调阅其他清河党成员的文章,以求全面。
这与他以往作这种考试文章追求四平八稳是一个路数。
一直到了傍晚,孟行这才睁开双眼,提破题:
“盖处常易,处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