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刘锦棠在房内的谈话继续深入,话题转向了新疆地区的工业展。
左宗棠提到阿克苏制造局与库车火药局的重要性,这两个机构对于新疆的军事防御和经济自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左宗棠严肃地说:‘‘毅斋,阿克苏制造局和库车火药局是我们巩固边防、保障军需的关键。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机构能够高效运转,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有长远的展规划。你可知,这些制造局和火药局对于提升我军战斗力、减少对外依赖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刘锦棠点头回应:‘‘世叔放心,晚生明白。阿克苏制造局和库车火药局不仅是军需品的生产基地,更是我们展示新疆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窗口。我会亲自过问,确保各项生产任务顺利进行,同时也会着手改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接着,两人又将话题转向了正在招商中的新疆铁厂。左宗棠眼中闪现出期待的光芒:‘‘新疆铁厂的建立,对于推动新疆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不仅要吸引内地的资本和技术,还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铁厂。’’
刘锦棠详细地提出了自己的规划:‘‘世叔,我设想新疆铁厂不仅要生产铁器,还要能够生产农具、建筑材料等,以满足新疆地区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商人投资,同时派遣人员到内地和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回来后加以应用。’’
左宗棠听后,点头赞同:‘‘好,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办。你尽快拟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我会尽力从中央争取更多的支持。新疆铁厂的建立,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军事和民生需求,更要为新疆的未来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人就这样一边讨论一边规划,直到夜色更深,他们的谈话才渐渐结束。
但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新疆未来展的信心和期待。
诸事安排妥当,左宗棠心中的重石终于落地。
他整理好行装,率领先锋的五营亲兵,队伍中甚至抬着自己的棺材,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生死的不渝。
扶着手杖,左宗棠乘车缓缓离开哈密,踏上了进关的路程。
刘锦棠则带领两营亲兵,一路护送左宗棠。
他们一站接一站地行进,每一站都是对左宗棠深深的敬意和护卫。
到了第三站,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大地,左宗棠准备上车继续前行。
在这个告别的时刻,左宗棠突然紧紧握住刘锦棠的手,眼中含着泪水,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毅斋呀,古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不能再送了,我们二人就此分手吧。”
左宗棠的话语中充满了不舍和深情,他明白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诀,但作为军人,他们都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完成各自的使命。
刘锦棠听后,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但他强忍泪水,坚定地回答:“世叔,您保重身体,晚生在此恭送,愿您一路平安。”
两人相视片刻,左宗棠用力握了握刘锦棠的手,然后松开,转身登上马车。
刘锦棠站在原地,目送着左宗棠的车队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野之外,才带领亲兵转身返回,心中充满了对这位老将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左宗棠经过一路风霜的辛苦,终于顺利抵达了长安城。
当他的车马队伍缓缓驶入长安城门时,他远远地便看到一队人马在城门外汇集,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随着队伍的接近,左宗棠辨认出为之人正是马岱,他身着军服,神态恭敬,身后跟着一众官员,显然是专门前来迎接他的。
左宗棠深知,马岱作为华夏第一人,亲自出城迎接他,这份殊荣非同小可。
他心中清楚,历史上的蓝玉和年羹尧都是因为功高震主而最终遭遇不幸,他左宗棠虽然年老,但并不想因为一时的荣耀而招致不必要的猜忌。
因此,在车队停下后,左宗棠缓缓地从车中下来,他的步伐虽然因长途跋涉而显得有些沉重,但他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他慢步向马岱走去,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
当他走到马岱面前时,他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动作虽简单,却充满了敬意和谦逊。
马岱见状,也庄重地回以军礼,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都读出了对方眼中的尊重和信任。
左宗棠的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他对上位的尊敬,也展现了他作为一名老将的谦卑和智慧,他知道如何在荣耀面前保持清醒,如何在权力的边缘行走而不跌落。
这一幕,让在场的官员和百姓都深受感动,对左宗棠的敬意更加深了几分。
马岱缓缓点头,面带微笑,语气中充满了敬意,说道:“老将军劳苦功高,威震新疆,使得沙俄不敢轻举妄动,您的功绩,国家和人民都不会忘记。您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贡献,实为我等楷模。”
左宗棠听后,微微颔,谦逊地回应:“您过誉了,左宗棠只是尽了一名将领的本分,保卫国家,守护边疆,是我等武将的天职。沙俄虽强,但只要我华夏团结一心,任何外敌都无法撼动我中华之根基。”
马岱点头赞同,他知道左宗棠的谦虚并非客套,而是这位老将军一贯的作风。
他继续说道:“老将军的智慧和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新疆稳定,边防坚固,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辛勤付出。中央对您的期望很高,希望您在长安也能继续光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再立新功。”
左宗棠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谦逊地回答道:“不敢不敢,您言重了。这一切成就,都是将士们的努力,是全体边疆军民齐心协力的结果。左某不过是在前线指挥调度,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边疆辛勤耕耘的士兵和百姓。”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士兵和百姓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共同奋斗的同伴们的尊重。
左宗棠深知,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任何一个地区的稳定,都离不开最基层的士兵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与付出。
马岱听后,对左宗棠的谦逊和胸怀更加敬佩,他感慨地说:“老将军的胸襟和气度,实乃我等楷模。您总是将荣誉归功于他人,而自己却默默承担重任。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左宗棠微笑着,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注视着那些他曾经并肩作战的将士们,那些在边疆土地上辛勤工作的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