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哪怕耗下去,就足够让关中诸侯崩溃,接着长驱直入,横扫无粮溃散的关中军队。
宋军优势已然如此,却并未拘泥于一路,在右路还有征西将军太史慈所部三万余人,沿雒阳进军,威胁潼关。
北路还有讨逆将军徐晃三万余人,从汾水进军,欲渡蒲坂而过渭水。
这任何一路,都是关中诸候联军齐上都打不赢的堂堂之阵。
而汇聚了这么多精锐之师,周瑜也是没有任何坚壁自守的打算。
宋军抵达武关,便与关外叛军克日会战。
周瑜先派朱桓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玄甲铁骑夹击,大破之,一战斩成宜、李堪等十余将,破军万余。
关中诸将无不震怖,连夜向后遁逃,丢弃在前线商县堆砌的粮草、牛马等无数。
叛军历年所储军实,一战丧失泰半。
宋军主力与叛军交战仅数日,便摧枯拉朽的破叛军丹水沿线五十余屯,击溃关中丹水防线的三万余守军。
双方在战力上、统帅上甚至勇武上都差距太大了。精锐的宋军只需要出动五千轻兵挑战,叛军两万人都无法撼动其防线。
而宋军趁机出铁骑夹击,步骑共进,表里共击,轻易就能把叛军全军击溃。
两万余叛军一战而溃的结果就是关中诸将胆寒不已,望风奔溃。
其中的羌胡,尤其胆寒。
以往他们敢在关中为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人数众多,汉兵规模有限。
每次作战,他们都能以多击少。
汉兵最多之时,也没有过四万。
他们可以凭借着十万羌胡,在战阵上对汉兵取得优势,至少也是一个势均力敌。
可是如今的宋军,简直恐怖,他们不仅剽悍善战,训练有素,更兼之规模浩荡,朱旗蔽日。
庞大的军队展开,每战都具有人数优势,叛军与之交战,永远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宋军伏兵,打到如今,叛军连坚守都无法坚守了。
南线的将领死的死、逃的逃,防线土崩瓦解。
直到马率军从渭水沿线,抵进蓝田谷才终于稳住了防线,将宋军挡于蓝田谷一线。
可即便挡住了宋军,叛军大营内,马也是怒不可遏,对着诸将愤而怒骂。
“三万大军!三万大军!坚持不到三日就全军奔溃。就算是三万头蠢彘,宋军三天也抓不完吧?”
杨秋等众面色惨白,有心反驳,却着实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宋军实在是勇不可挡,两军克日会战的那一场,到现在关西军中诸将也是每每回忆起来就胆颤心惊。
就算是战局重演一次,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打赢。
宋军五千人轻兵挑战,难道关西军队还能不迎战?这可是最佳的破敌机会,若能覆灭这五千人,必能折其胜势。
要是这样都不敢打,放弃武关道,让宋军安然无恙的从武关内开赴出来十万大军。
那三万叛军就不用打了,必败无疑。
被十万大军围在营中,士卒必然震怖而夜遁。
可是两军交战,宋军这些武夫的韧性简直恐怖。
关西军队两万余众猛攻近一日,对方亦死战不退,牢牢地守住了阵线。
对方甲光曜日,阵列厚重,正正之旗,根本不是叛军这些乌合之众可以推得动的。
结果鏖战下去,两万军队被拖住,对方铁骑突袭,关西军队两万之众就一战损失殆尽。
剩下的残兵不溃逃又能怎么办?
所以杨秋只能说道:“敌军势众,没有援军,我等着实难当其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