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您所说,他们都亲眼目睹了这一情景。
这也意味着,马铃薯每亩可产三千斤,确实属实令人难以置信!毕竟,目前大明最高产的南方水稻,每亩产量也仅为千斤。大明仍然是农业国,粮食供应对国家命运至关重要。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大明至关重要。
“好,好,好!”
崇祯激动地多次表示赞同,并补充说:“候大学士,你的贡献卓越,还有户部员刘勋,你们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传令下去,候恂因为成功种植马铃薯,即刻晋升为东阁大学士,享受一年的赏俸!”
“户部员刘勋提出了种植马铃薯的建议,升任为户部左侍郎!”
候恂和刘勋迅行礼致谢。尤其对于候恂而言,升任东阁大学士,再晋升一级就能成为内阁大臣了!
“侯大学士,我原本考虑让您加入内阁,但现在有关马铃薯和番薯的事情,需要您和刘左侍郎一同负责。”
“等全国范围内普及马铃薯之后,我承诺您,将允许您加入内阁!”
崇祯淡然地说。
“感谢陛下的恩宠!”
候恂连忙表示感谢。
崇祯点了点头,接着说:“从今天起,全面推广马铃薯的工作将由候大学士和刘左侍郎负责,并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
“遵命!”
候恂等人领命退下。这时,崇祯回想起成基命等人的言辞,目光转向这些内阁大臣,问道:“嗯,刚才你们提到了什么妖言惑众,什么藩夷之物?”
崇祯之前过于兴奋,听得不太明白。
成基命五人对望一眼,微微一笑,暗中庆幸一切已经成功转变,他们怎么敢说马铃薯的种植是妖言惑众呢?他们也不敢说这是藩夷之物,不值得大明接纳。
成基命作为辅,冷静地迈出一步,说:“陛下,我们刚才所说的是针对那些怀疑马铃薯产量无法达到三千斤的人的言论。”
钱象坤等人听后,表示赞同,辅果然深思熟虑,巧妙地改变了言辞,表现出坚信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三千斤的态度。这种快的思维转变令人佩服。
他们之前的目的是要劝说崇祯不要继续种植马铃薯,但现在他们巧妙地扭转了言辞,表现出坚信马铃薯产量能达到三千斤的态度。这种思维迅的变化令钱象坤等人望尘莫及。
“陛下,我们还说,那些怀疑的人一定在妖言惑众,而马铃薯则是外来之物。”
成基命冷静地解释道。
崇祯听后,哈哈笑道:“诸位大臣说得对,大明国运之事,当真是民生之幸!它将伴随着百姓走向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