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黄帝内经出处 > 第27章 古文解析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第2页)

第27章 古文解析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第2页)

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四、以白话文的形式将《黄帝内经·素问》中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进行全文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代治病,只是转移病人的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祝由的方法就能治好病。现在治病,用药物从内部治疗,用针石从外部治疗,可是有时能治愈,有时却不能治愈,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在古代,人们生活在禽兽之间,通过活动来躲避寒冷,居住在阴凉处来避暑,内心没有眷恋和羡慕的负担,在外也没有追求官职的形迹,那是一个恬淡安静的时代,邪气不能深入人体。所以,用药物不能治疗内部的疾病,用针石不能治疗外部的疾病,因此可以通过转移精神、祝由的方法来治病。而在当今之世就不是这样了,人们内心充满忧患,形体又受到劳累的伤害,又不能顺应四季的变化,违背寒暑的适宜性,贼风屡次侵袭,虚邪早晚不断侵犯,这样就会内至五脏骨髓,外至空窍肌肤,所以小病会加重,大病就会死亡,因此祝由的方法也不能治愈了。

黄帝说:好。我想在给病人诊治时,观察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想知道其中的要领,就像日月的光辉一样,能告诉我吗?

岐伯说:气色和脉象,是上天所重视的,也是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时期,让僦贷季整理气色和脉象而通达神明,结合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等,不背离正常的规律,观察它们的变化和转移,来领悟其中的奥妙,了解其中的要领,要想知道要领,那么气色和脉象就是关键。气色与太阳相应,脉象与月亮相应,经常探求其中的要领,就是要领所在。气色的变化,与四季的脉象相应,这是上天所重视的,也是与神明相合的,所以能远离死亡而接近生命。养生之道得以长久,这就叫做圣王。

中古时期治病,病刚发生时就用汤液治疗,十天就能治愈八风五痹等病,如果十天还没好,就用草苏、草荄的枝叶作为辅助,标本都得到了,邪气就会被制服。

而近世治病就不是这样了,治病不根据四季的变化,不了解日月的运行,不审察疾病的顺逆,等病形已经形成,才想用微针治疗外部,用汤液治疗内部,医术粗浅的医生鲁莽行事,认为可以强攻,结果病还没好,新的病又产生了。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治病的要领。

岐伯说:治病的关键,在于不要失去气色和脉象,运用时不迷惑,这就是治病的重要法则。如果违背顺逆的规律,标本不得要领,就会失去精神而危及国家!抛弃旧的方法,采用新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医者。

黄帝说:我从你这里听到了要领啊!你说的不离气色和脉象,这也是我所知道的。

岐伯说:治病的极致在于一个“一”

黄帝说:什么是“一”

岐伯说:“一”

就是要因顺病人的情况。

黄帝说:那怎么做到呢?

岐伯说:关闭门窗,把病人绑起来,多次询问他的病情,顺从他的心意,精神旺盛的就会康复,精神衰败的就会死亡。

黄帝说:好。

五、《黄帝内经·素问》中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古今治病方法的差异及原因:

古代:古人生活简单,居处环境与禽兽相近,通过活动避寒、阴居避暑,内心无过多牵挂,外在也无劳累形役,处于恬淡的状态,邪气难以深入。所以那时治病,只需对病人移易精神、改变气的运行,用祝由的方法就能治好病,不需要用药物内服或针石外治。

今世:人们内心充满忧患,形体劳累,又不能顺应四时变化,常遭贼风、虚邪侵袭,导致内犯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病情严重,此时单纯的祝由法已无法治愈疾病,而需要用药物治内、针石治外,但这样治疗有时能治愈,有时却不能。

2。色脉诊法的重要性及原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