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是将军,将军就要去战场,再怎么颓废有些事也必须得做,所以他第二天便赶去了西关。
旭子被虐后有些沉默寡言,变得更加勤奋刻苦,四叔的话很直白,比武和战阵厮杀不一样,你还嫩的很。
烦了则继续看那些好像永远都看不完的书册,他必须快点,因为按往年惯例,在后院少年大多年满十五岁,便要去军中历练,出的时候大多在秋收完以后,也就是说他在王府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吐蕃前锋已经进入疏勒城,鲁阳将军拼尽全力只撤出了不到一半人,重镇陷落,安西震动,据说布啤如纵兵大索,繁华的疏勒城已沦为人间地狱。
之后布啤如找了个疏勒王族中的小孩立为疏勒王,驻扎周围,偏师则继续向东席卷而来。
疏勒的正兵撤到西关大营开始休整,鲁阳将军则率领辅兵步步阻击,不过他也不敢过多纠缠,只能打一下退一步,这种阻击也就聊胜于无,疏勒全境沦陷似乎已成为定局。
许多人都猜测王爷早就决定了放弃疏勒镇,就像当初放弃碎叶和于阗一样……
吐蕃骑兵来的太快,导致撤到西关附近的部落并不多,有的是没来得及,更多的是不舍得丢下家当,他们选择接受命运安排,这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留下不好过,跟安西兵走同样艰难,不好说哪个选择更好。
安西城内倒也平静,经历的战争够多,便能习惯坦然面对一切。
旭子和烦了晚饭后来到老郭的住处,他看上去好像更老了一点,不过心情还不错,正在看地图,没等二人行礼便招手道:“免了吧,过来看看”
,二人依言凑过去。
西关如今已有正兵近六千,辅兵六千余,兵甲战马齐备,粮草充裕,除了焉耆杨日佑将军的几千兵马,这也是安西能拿出的所有战力。
据斥候回报,来犯的吐蕃兵马总数至少有六万,约如本部,大小勃律,还有一部是于阗六个部落,大约各三分之一。
吐蕃精锐大都在东线与大唐对峙,约如兵战力一般,大小勃律原是大唐藩属,后来归于吐蕃,而于阗原本就是安西四镇之一。主帅布啤如据说是吐蕃朝中某个高官的儿子,之前没听过这个名字,应该是空降来摘桃子的官二代。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二杆子主帅率领的一大帮乌合之众,可再乌合之众毕竟也是六万人,如果再加上于阗方面的原有驻军和很可能随军的约如部落,人数甚至会翻倍,而安西能用的兵马只有一万出头,兵力对比实在悬殊。
老郭道:“布啤如把中军驻于疏勒城,万余兵马正沿河而来,前锋已至巴水渡口,暂未向前”
。
巴水渡口距西关只有两百里,也是西关到疏勒城的必经之路,一旦跨过渡口,就意味着布啤如兵临西关城下,就看他敢不敢来西关了。
老郭笑道:“说说吧,你们怎么看?”
。
哥俩私下里对战事有些想法,烦了示意让旭子来说。
“王爷,只要布啤如还没昏了头,他就不会来西关,我认为他打算止步巴水渡”
。
这是哥俩商量后的推断,布啤如一介无名之辈,率领一帮杂兵,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多少战力他应该自己有数。
而安西兵乃天下精锐,除非他傻了,否则就不会狂妄到以为自己能一举灭掉安西,所以大概率会见好就收,吞下疏勒镇后止步。
老郭点点头却没说话,只示意他说下去。
郭旭继续道:“王爷,贼人中计,此战胜局已定!”
。
老郭示意他说下去,旭子道:“安西有三胜!
其一胜在兵将,安西兵天下精锐,王爷,四叔与鲁将军皆百战名将。
大小勃律本为我大唐藩属,于阗六族久在安西治下,两部被胁迫出兵,未战先怯,约如本部战力本就不强,多年未经大战,加上劳师远征,更非我敌手。布啤如这等无名之辈,不值一提”
。
老郭道:“安西兵少,贼人十倍之数”
。
“贼十倍之人已散于疏勒千里之地,这便是安西第二胜,地利。
疏勒镇易攻难守,贼人步步驻军,兵力分散,安西已集全力于一点,攻守之势易位,待安西出兵之时,贼人必溃如山崩”
。
“第三呢?”
。
“第三胜在人和,安西万众一心,背后便是亲人,上下奋勇杀敌,战力倍增。
而吐蕃兵马,约如本部久驻高原,名声不显,于阗六族与大小勃律乃百年世仇,终非一心,且吐蕃据于阗时杀伐颇重,已失民心,这三部兵马实力相仿,哪能齐心协力?
此前惧怕我安西尚能相安无事,如今已吞下疏勒,各争好处尚来不及,哪还有心备战,待战事紧急时,必定各自为战,以图自保,不可能死心塌地的拼命”
。
布啤如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却分了三部分,这三家以前就矛盾重重,以布啤如这个官二代的威望,想让他们齐心协力对付安西怕是难了。
其实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布啤如就输定了,只要老郭能狠下心让出疏勒,除非他能忍住不吃,只要吞下去就必输无疑。
烦了笑道:“布啤如的威望本来就不足以服众,外有强敌时三部能相安无事,如今王爷一再示弱,三部矛盾必定突显,布啤如没胆子来西关,他更怕安西兵杀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