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晴雯看来,世上的人,大约可分为四种,无外乎真蠢人,假精明之人,真精明之人和大智若愚之人。
前世的她,便是第二种。
偏偏这世上最吃亏的,就是这第二种。
天生的蠢人,虽免不了被人刻薄愚弄,可到底也能得心善之人的怜悯。
似二奶奶那般,处处掐尖要强的精明人,得势时至少也可痛快一时。
三姑娘读过书,知书达礼的,她的精明又比二奶奶胜了一成。
然这两人之聪慧,到底不如宝姑娘。
晴雯活了两世,知道林姑娘与宝姑娘之才不分高下,但宝姑娘为人处事,却远比林姑娘世故圆滑,懂得藏拙。
宝姑娘,便是第四种人。
然这些人,说到底都是主子。
若论起府里的奴才,袭人当属第四种人的魁,而前世之晴雯,今生之秋纹,则是第二种人的典范。
这第二种人,看着不如第一种叫人可怜,又不如第三、第四种精明,左不过比蠢人多生了一两个心眼,偏偏这心眼全都浮于表面,叫人看见难免立刻升起忌惮之心,欲除之而后快。
竟还不如蠢笨些好。
秋纹近来确乎急躁了些,也不知是不是那日众丫鬟叙话惹的。
只是同为丫鬟,晴雯到底也不好管秋纹的闲事。
一个不好,难免被人误以为她也要挣个姨娘当当。
晴雯低下头,佯作未看见袭人眼色,径自回了屋里,拿出一本农书,对窗细细翻阅起来。
如今年节已过,冬雪渐消,再过些时日,晴雯买下的田地,便能播种了。
晴雯对这上头的事不甚了解,因此便借故央了宝玉,带了几本农书回来。
宝玉屋里的人都不知晴雯私下买了庄子,见她这样,都笑说家里多了个老农,来日定是要“种豆南山下”
的。
其实晴雯原也不承望自己看了几本农书,就能对农事了如指掌。
她之所以看农书,一来是贾府中日子还算清闲,二来也是为了来日管庄子上的事,不至于做睁眼的瞎子。
至于第三……
晴雯买这庄子时,便有心以四善宝瓶之水种些瓜果菜蔬,专供自己吃喝的,因此农事不可一窍不通。
自那次用碧色膏脂沐浴之后,她的胃口便愈挑剔起来,如今过去几个月,天天吃的都是不合口味的吃食,纵然晴雯早学会了修身养性,也有些不耐烦了。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早春,若不是不能随意出府,晴雯都恨不得自己奔到庄子里去,种些瓜菜来。
晴雯思虑良久,深知纵然旁人看不见四善宝瓶,也不能将四善宝瓶之事大肆宣扬。
因而她虽买下了庄子,却也不能用碧色膏脂所溶之水浇灌太多良田,以免旁人见她庄子上的瓜菜、粮食长的太好,起了疑心。
况且她一个姑娘家,一天又能吃多少东西?
纵是种了千百亩地,也不过是便宜旁人罢了。
再者,四善宝瓶中的膏脂本就有限,哪里就能胡乱挥霍了?
晴雯看了这许多天的书,最终寻到了一个法子。
那书中所说之法,原是给家中不富,又无田地的人用的。
晴雯如今只想单独辟出一小块田地,用此法倒也合宜。
原来,这著书之人最窘迫之时,家中并无田地,只有两间茅舍,并一方不足半亩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