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包被偷的,有被恶意宰客的,还有被骚扰的。
一时间,舆论攻势瞬间反转,印度网友成了过街老鼠,谁路过都要踩一脚。
向来都爱凑热闹的政客也纷纷表对此事的看法。
一部电影居然引爆了一个社会话题,导演林轩的名字也跟着被各国网友熟知。
他过去拍摄的电影都是喜剧片,悬疑片,这类电影天花板不高,在国际导演界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他导演生涯的第一部转型作品,也是突破天花板后的一座新的高峰。
许多功成名就的知名导演,都公开表示很喜欢这部电影。
这也意味着,林轩通关了商业电影后,正用力撬开文艺电影的大门。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国内网友的反应却慢了好几拍。
电影上映后,票房成绩非常好,远普通文艺片的水准。
观众们都被电影精彩的剧情,深刻的内涵所打动。
网络上一片赞誉之声,气氛非常和谐。
即便国内媒体转载了国外的争论,内地网友也没什么反应。
因为现在出过国的人太少,而且极少有人去过印度,没有经历就没有言权嘛。
但国内的舆论也不是风平浪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一股阴谋论。
说这部电影虽然背景在印度,实际上在指桑骂槐的影射国内。
贫民窟,拐卖儿童,采生折割,社会上黑恶势力,警局的大记忆恢复术……
电影里展现的阴暗面,国内一个都不少。
甚至有网友现身说法,在某某地区看见过类似的儿童。
质疑的声音如同病毒般迅蔓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才是林轩的真正的用意。
消息传到米国,林轩感觉压力有点大。
他目前只想赚钱,拿奖,没想当拯救世界的英雄。
内地舆论愈演愈烈,林轩提前结束米国的行程回国处理这件事。
飞机降落在都机场。
他刚走出机场,外面已经有一群记者在那里等候。
“林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部分剧情引起国内网友的质疑,认为你这是在影射国内,请问您对此有何回应?”
一个记者冲过来迫不及待地问道。
林轩摘下墨镜,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
电影剧本改编自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的小说《Q&a》,小说怎么写,我就怎么拍,绝对没有断章取义。”
“许多印度网友认识,电影在刻意丑化印度,讨好西方国家,对此您有何回应?”
另一位记者把话筒递了过来。
“还是那句话,电影完全尊重原著小说,我无意丑化任何人,也无意献媚于任何人。”
还剩最后一个问题,一位年轻女记者迫不及待的问:“林轩导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寄生虫》讲的都是社会话题,请问您是准备转型拍摄文艺电影吗?”
“先,我很不喜欢文艺电影这个词。商业和艺术是可以兼容的,过分强调文艺电影,更像在掩盖商业能力的不足。
我的确准备转型,但不是朝所谓的文艺电影,而是会更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最后一个问题说的有点多。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女记者目不转睛的盯着,不时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