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李世民在贞观朝后期诏告天下“崇道抑佛”
,经由尉迟敬德本人监工建造的佛庙数量只会更多。
李淳风惊讶之情溢于言表,立即前往夏州城南的一座正在进行修缮工程的佛庙,光明寺。
光明寺坐落在夏州大悲山山颠,李淳风登上大悲山,不必远眺,就能够看见一座金光闪闪的佛寺楼台耸立在层峦叠嶂之间,气势雄伟,恍似通天。
置身于梵宇经殿之中,顿生超尘之感,李淳风这一位修道多年的人也不禁由衷地敬佩尉迟敬德拜佛的诚意。如无虔诚之心,绝不能修缮此等庄严佛寺。
几番寻找,最后,李淳风在大经堂找到了聚精会神雕刻佛像的尉迟敬德。
眼前的尉迟敬德,不再是记忆之中效力于秦王的右武侯大将军。
没有再穿严肃沉闷的黑袍,一袭蔚蓝色的衣袍使得尉迟敬德看起来平和了很多。他席地而坐,一尊小小的须菩提佛像就搁在他的膝部,他执着划线刀,眯着眼眸,一刀一刀精密地描勒出佛陀的眉目。
他是如此的专心致志,李淳风伫在殿门外等待了很久很久,依然不好意思打扰他。
尽管岁月在尉迟敬德的五官轮廓留下了痕迹,尽管眼角多出了细细的纹路,但是,他的目光淡泊而平静,脸上的神色内敛而沉稳,已经完完全全达到他这个年纪才拥有的精神圆熟。
李淳风薄唇勾起,唤:“敬德。”
尉迟敬德闻声抬起头,目光投过去,极意外地看见了李淳风,手中的划线刀倏地一偏,佛的眉骨多出一道浅浅的刻痕。
如传闻中所言,岁月不饶人,惟独饶过了李淳风……李淳风依然很年轻,依然玉面俊颜,只是,一双凤目里噙着一抹挥之不去的怅然若失,似无形之中表明了这些年他过得并没有传闻描述的那般万事如意。
尉迟敬德低沉的嗓音堵在喉咙深处,过了好一会儿,唇角上扬,发自肺腑感慨道:“淳风,是你啊。”
他二人已经有二十多年不曾相见,面面相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还是李淳风语气自然地同尉迟敬德攀谈:“我路过夏州,想到应该来拜访你。”
“你很有眼力,光明寺据山而建,四面开阔,风水极好。”
尉迟敬德放下佛像,从容地收好刀刃,“选建光明寺之前,我仔细拜读了你在贞观二年写下的《宅经》。《宅经》写得很不错,很有用处,难怪世人称你为一代风水宗师。”
李淳风微微一笑:“多谢。”
尉迟敬德拍去尘土,站起身,嘴角牵扯出一抹温和的弧度:“客气,实话实说。”
就这样,别离二十二载的男人们、四十而不惑的成熟男人们,彼此心照不宣——
一笑泯恩仇。
夕阳西下之时,大悲山的一座亭子设了一桌炭烧暖锅,清酒素菜,浅斟慢酌,男人们迎着萧索寒风,对话谈心。
“长孙无忌已逝,朝中再无人排挤你,你不妨启奏陛下,申述调回长安。”
“心不在长安,回不回长安又何妨。”
李淳风低低的“嗯”
一声,不再劝,左手端起酒盏送至薄唇,轻抿一口,酒香淡淡,反而衬出心中无法诉说的浓浓悲苦,仰头畅饮,索性将满满一杯酒水吞咽入喉。
尉迟敬德的视线从李淳风举杯的左手渐渐地流转至李淳风搭在桌面的右手。
陈年旧事,在脑子里闪现片刻,旋又散去。
“是我不对,伤了你最重要的右手。”
尉迟敬德心平气和地道歉。
李淳风有些走神,当意识到尉迟敬德说了什么,他转过脸,浓眉一挑,语气微微的紧绷:“好在你当年留下了我的左手,否则,我无法再度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