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穿越崇祯15年 > 45 满响不可敌(第1页)

45 满响不可敌(第1页)

经济上的保障是战斗力的来源之一,但决不能简单的认为军队的战斗力与待遇成正比,入关前的清军根本不存在饷银,军士的收入全靠统一分配的土地自行耕种,还有出征的掳掠所得。

清军的掳掠所得是否比明军固定军饷赏银更加优厚,很难说,但这种收入来源肯定极其不稳定,而且无论从朝鲜使节,还是从后金占领区逃回的汉人提供的情报中都有提到,后金占领区内物资匮乏、经济凋敝,无论满蒙汉生活都十分困苦,八旗军士尽管有分配的土地,但是要自己耕种,同时也要承担赋税和劳役,各种劳役名目繁多,例如打猎、制铁、修城、煮盐、运输物资等,压力同样不小。

对于家中没有包衣阿哈的旗丁来说,负担尤为沉重,皇太极时还曾特别关照这类旗丁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在乙巳之变后期的遵永之战中,皇太极曾特别下令,旗主和牛录额真不得选用家中没有劳动力的旗丁留受遵化永平断后,就是为了避免因他们伤残死亡导致家中贫困。

17世纪初的小冰河期不止霍霍了大明,同样在后金占领的辽东造成了粮食减产,入关前的二十余年,辽东灾荒时有生,据记载天命年间的辽东饥荒,一石米的价格甚至过了8o两白银,人吃人的现象也不稀奇。不只是辽东的汉族人,八旗军中的在编旗丁也时有逃亡。

不过后金多次劫掠确实有效缓解了内部生存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在大饥荒中崩盘,而关内的百姓遭了灾,不想饿死就只能当流民了。

战斗力是看民众性格是否彪悍勇敢,或着什么虚无缥缈玄学的“民族性”

,其实各民族的群体性格确实会因生存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只要是智人,那最大的共通性就是贪图安逸享乐。欧洲人吹嘘他们天性勇敢,认为自己天生就比黄种人要强悍勇敢。

同样的道理,太平洋战争前,日军也认为欧美士兵性格懦弱,民众承受能力差,但战争的结果是“怕死”

、“娇贵”

的美国大兵把动辄全军玉碎板载的日本踩在了脚下,抛弃部下逃跑的麦克·阿瑟成了成了昭和勇士们的太上皇。根本原因不在于双方的勇气有多大差异,而在于美国拥有更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国家动员能力。

中原汉地国家的武力强弱,关键在武器精良、而在于国家榨取民力、调动资源的能力,风气才会剽悍,从现实层面来讲,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没有民族主义、没有先进理念的封建社会,在整个社会生产力欠达的农业时代,一个政权剥削吸血能力越强,越专制,御下越严厉的政权,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反而越强大。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明初卫所军人实际待遇并不高,却能屡屡出塞破胡,因为朱重八尽力重塑了自宋元以来中原政府羸弱的“榨取民力、调动资源”

的军事能力,在明初实现了对全社会进行严格的人身控制和压榨,让每一分民力都用在刀刃上。

由于过于流动的社会显然不利于进行严格控制压榨。所以明初的百姓不光要义务为明廷服徭役,缴纳实物税,自由度也十分有限,没有迁移、择业、出版的自由,使宋元已经非常繁荣的市民文化在明初戛然而止,明初的军人及整个家族也被明廷纳入军户体系遭受更严格的控制压榨,军户家庭不光要义务出丁为朝廷提供军人,还世代受上级军官控制。

这套制度在当时是有效的,但也是脆弱的,当统治阶层的肌体出现腐败,土地兼并开始加剧,整个社会制度的漏洞开始不断被放大,最终导致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在不到百年间就已彻底崩盘,被国家倚为武力支柱的卫所旗军不断逃亡。逐渐导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最终朝廷的基层控制制度瓦解。

而随着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力瓦解的,还有军制和与之紧密关联的国家动员力,具体表现为卫所军制的社会基础被逐步瓦解,顾炎武对明代军制的变迁总结是花了越来越多的钱,养了越来越多的兵,能作战的人却越来越少。从社会展角度来看,晚明在文学、科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确实比明初更加进步、更加自由,但这种病态的繁荣以及伴生的腐败低效也确实增加了明廷调动社会资源的难度,进而拉低了整个国家的战斗力。

清初清军为什么能打,同理,和“满饷”

毛关系没有,东北亚的白山黑水,具有相对蒙古草原更好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有更好的生产力,一旦当地的部族被整合起来,就会对中原王朝形成巨的威胁,这也是明朝始终锲而不舍维持女真部族分裂状态的原因。

小冰期下的东北亚,农耕产出减少,为满足部众需要,北虏政权需要从定居国家获取生活必需品,无论是靠军队进行直接掳掠,还是靠施加军事压力从而获得开放贸易的议价能力,都刚需强大的军力,而强大的军力对人口稀少的东北亚民族来说又需要全族皆兵,这点和以防御为目的的汉地截然不同,是能提高生活水平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正反馈。所以后金政权比晚明政府更加反动专制,但控制力、执行力也更强。

努尔哈赤、皇太极在位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其实就是将整个国家打造为一支军队。一切均在各级贵族的严密控制下,比如旗人的婚丧嫁娶都由旗主管理,旗人战死后,妻儿会被旗主像配种一样的分配给其他旗人。

八旗旗主对旗人的控制能力是远明朝文武的。镇江之战清军战败后,参战的2o名清军军官,其中1o人战场上被杀死,幸存的1o人中,5人被罚没家产贬为奴隶,另外5人被清廷绞死。

厦门海战后,郑军将俘获的几百满洲兵被割去耳鼻后放回,但清廷的应对方式很干脆,以其没有为国战死,被俘受辱为由,将这些被郑军摧残过的满洲兵尽数处死,免得他们没有耳鼻的面目辱国损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