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跟這時代的孩子天真易哄有關。
中午頭要放學了,王東喜給他喊了一嗓子:「秀芳中午包餃子,讓你過去吃餃子。」
王憶還真是餓了,便草草洗了把臉去支書家裡。
王向紅不在家,上午坐郵船去縣裡了,所以王憶沒想到秀芳嫂子中午會包水餃。
他進門的時候秀芳正在『哆哆哆』的剁菜,全是薺菜。
看見他來了秀芳便笑:「昨天下工去摘了些薺菜,春天的薺菜,好吃呢。」
王憶連連點頭。
春天的薺菜水餃確是美味。
面已經和好了,一盆子面黑乎乎的,這算是個時代特色,家家戶戶吃的黑面,又叫三等粉。
這東西可不是粗面,它是小麥加工為白麵粉後的一種副產物,有豐富的麩屑,口感比麵粉要差的多。
不過這年頭有黑面吃也不錯了,王憶覺得這總比玉米餅子強。
看見他盯著黑面看,秀芳表現的還挺驕傲:「我公爹特意從庫里臨時支的麵粉,本來我以為要給你包地瓜麵餃子吃了。」
王憶嘿嘿笑:「其實地瓜面也挺好,健康。」
話是這麼說,你吃我推薦、真吃我不吃。
地瓜面聽起來挺不錯,但他吃過粗糙苦澀的玉米餅子後對這時代的粗糧面不抱希望了。
秀芳剁了菜開始調和餃子餡,她把盆子裡的薺菜團給分了兩份,一份倒了半瓶花生油,另一份只倒了一點油。
拾掇的差不多了,她放下面板開始包水餃:「王老師會擀皮還是會包水餃?」
王憶兩手一攤嘴一張。
會吃。
秀芳明白他的意思後哈哈笑,她抓了一把麵粉攤開說道:「那你可得學,你不會包餃子,以後你媳婦兒可不樂意。」
王憶擼起袖子說道:「行,那我就拜嫂子你為師,跟你學著包水餃。」
秀芳笑道:「跟你開玩笑呢,你要學等咱用特等粉包的時候再上手,這是三等粉,餃子皮沒勁,不好拾掇。」
王憶問道:「咱隊裡每人每年能有多少麥子?」
秀芳輕輕嘆了口氣:「咱島上都是窮地,不長麥子更沒水種水稻,所以吃的是國庫統銷糧,年底每人分二十斤面、二十斤米,平時有統銷指標再買再分,否則就要買議價糧。」
她給王憶介紹。
這兩年因為南疆有戰事,糧食供給緊張,供銷社便給供應了麥子和稻米自己來打磨。
外島人家分到麥子少,這樣磨出的麵粉自己是捨不得吃的,留著伺候客人,做麵條、包水餃、包包子,這都得靠白面。
即使村里人吃麵粉,也是吃地瓜面,但地瓜面不黏糊沒有勁頭,不適合包水餃。
如果要用地瓜麵包水餃那得用黏筋,所謂黏筋就是用石碾把黏筋草秸碾碎篩出細面,調地瓜面時把它們摻和進去。
但這樣依然不太適合包水餃,還是沒勁,所以餃子餡不能放得太多太滿,否則一下鍋、水一滾就碎了。
秀芳是個能幹的婦女,雙手跟流水線一樣,自己擀皮、自己上餡、自己捏合,很快把一個個餃子包出來了。
她收拾著水餃說道:「王老師你去門口看看,你哥應該快回來了,他回來了咱再下餃子。」
王憶問道:「我哥沒出海?」
「出海了,去扎海參了。」秀芳說道。
王憶疑惑:「那他中午回來吃飯?」
出海乾活路上耗費時間多,一般一出去就是一天,中午帶上乾糧隨便對付兩口即可。
秀芳嘆了口氣說道:「不回來待在外面幹啥?老龍灣現在天天有汽船跑,海水不是個海水樣,上面飄著一層汽油,海水也不是海水味,成了汽油味。」
「這樣海參都給熏死了,沒死的也熏跑了,去一趟扎不著多少參,頂多夠半天活。」